美国对印度的层层施压,最终成为了推动印度缓和与中国关系的动力。中印两国双边关系在这样的一个契机下,逐渐走向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
趁着这样的一个时间,中印两国正在干一件大事,此前王毅外长访问印度,这是中印两国重启沟通交流的重要一步。
随后,印度总理莫迪也同王毅外长进行了会晤,着重强调了印中两国的合作以及对于双方边境问题妥善管控等实质性话题。王毅外长此次来访主要就是为了边界问题的解决,另外,讨论强化中印合作自然也在此列。
可见,中印关系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但没想到:就在这一关键时刻,美国财长贝森特的言论直接给莫迪气坏了。
要知道,印度现在面临的是美国方面针对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的高额关税压力,莫迪选择与中国强化沟通,化解历史矛盾,本质上还是印度战略平衡的一部分。
既然美国想对印度动手,那么,印度就作出要倒向中国的行动,看美国如何处理?
可见,莫迪非常清楚印度在美国战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迫使美国重新思考对印高额关税的合理性。
实际上,现在也有一些声音表示:中俄同样是买了俄罗斯石油,但是很明显,美国针对印度的手段更加激烈一些,反倒是中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尤其美国提出的次级关税计划,因为特朗普与普京之间的会晤而暂时终止,特朗普还着重提及了中国,表示自己暂时不会考虑,因为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对中国加征关税。
当然,他也给自己留了余地,只是说近两三周不会考虑这个问题。
但目前来看,对于印度如何处理特朗普到现在都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答复。甚至有些人认为特朗普政府是“挑软柿子捏”,这对印方来说并不公平,相信对于这样的言论,莫迪还是非常认可的,总感觉自己被美国欺负了。
不过专业的问题自然有专业的人来回答,美国财长贝森特对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可谓是是相当清楚的,贝森特直接揭开了莫迪的“底裤”,中美看似都是俄罗斯石油的购买者,但双方之间的差距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
根据贝森特的说法,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占比都不到1%,而目前却已经突破到42%。
这一数据表明,印度就是在利用俄罗斯石油谋取暴利,而且贝森特着重强调,印度一些最富有的家族再度销售了这些石油,赚了160亿美元的超额利润。
贝森特这次将数据列出来,就是为了打破质疑,因为中国的石油进口一直以来维持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并没有因为俄乌冲突而出现进口激增的现象,这也是美国为什么揪住印度不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莫迪自然不会认这个账,这些钱都是凭自己本事赚的,凭什么要受到美国的剥削?事实上,在经历了短暂的暂停之后,印度的国有炼油企业已经开始重新购买俄罗斯石油,尽管有关税制约,但相较于转卖石油的巨大利润,这简直是微不足道。
但如果次级关税再实施下来的话,莫迪恐怕就彻底坐不住了。贝森特的这一说法某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对印度的强硬态度,这也意味着:美印关系有可能会遭到近年来最猛烈的冲击。
事实上,美国早就已经和印度谈这个事情了,此前和印度谈贸易协议,可是因为关税问题谈崩了。印度一直强调自己进口石油完全是被市场因素驱动,并且将进口俄罗斯能源与印度能源安全挂钩。
本质上来讲,还是印度觉得这钱非常好赚,不愿意轻易放手。
当然,美国也给过印度很多机会,可印度对于相关谈判总是推诿,不愿意继续推进。站在印度的角度来看,美国这纯属是欺负人,甚至是想要利用关税遏制印度的发展。
不过,莫迪也不是任人欺负的,除了向中国靠近外,莫迪曾慷慨激昂的提到,他将化身“一堵墙”,以保护印度农民利益。并且表示自己绝不会妥协,被视为莫迪公开对抗美国关税政策的一种表态。
另外,在美国要加征印度关税的消息传出之后,印度也暂停了购买美国武器的计划,试图让美国军火商对特朗普政府施加压力。
毕竟印度每年的武器采购量相当可观,如果失去印度这一大客户,美国军火商的年报表恐怕将不太乐观,所以说特朗普也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除此之外,印度国内目前已经出现了反美声音,针对美国公司的各种言论攻击也此起彼伏。对于这一点,莫迪并没有加以阻止,可见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保障自己的“摇钱树”。
但既然贝森特都这样说了,恐怕美国不会轻易罢手,到时候莫迪又该怎么办呢?让我们静观其变,看看美印关系究竟是走向分崩离析,还是峰回路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