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认为制造业重要却不肯去打螺丝,美国企业主:中国制造业仍是世界的黄金标准
大家好啊 我是大米,前几天看到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 美国那边又在喊着要重振制造业了 但是呢 他们的年轻人压根就不愿意去工厂打螺丝。更有意思的是 有个美国企业主公开说:中国制造业仍然是世界的黄金标准!这话说得 大米我听了都觉得有点意外。
美国制造业的"要面子"困境
说起来也挺讽刺的 美国政客们天天嚷嚷着要把制造业搬回国 要跟中国竞争 结果呢?他们的年轻人宁愿去星巴克当服务员 也不愿意进工厂当工人。为啥?说白了就是觉得制造业没面子 认为这是"低端工作"。大米我就纳闷了 制造业咋就低端了?没有制造业 你们用的手机 开的汽车 住的房子都从哪来?
更要命的是 美国那些制造业企业主也很无奈。有个在密歇根开厂的老板说:我们招工人真的太难了 给的工资不低 一年能有5万美金 但就是没人愿意来。为啥?因为美国年轻人觉得进工厂丢人。你说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一边说制造业重要 一边又瞧不起制造业工人 这不是矛盾吗?
中国制造业的"黄金标准"
前几天 美国一个企业主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大实话:"中国制造业仍然是世界的黄金标准"。这话一出 把很多美国网友都给说蒙了。怎么?不是说要跟中国脱钩吗?怎么还承认人家是黄金标准?这个企业主接着解释:中国工人的技术水平 工作态度 还有整个产业链的配套 确实没得说。
大米我听了这话 心里还是挺自豪的。想想看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 中国制造业走过了多少年?从当年的"三来一补" 到现在的智能制造 我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千千万万中国工人的双手和汗水!没有人觉得当工人丢人 大家都知道 制造业是国家的脊梁。
两国制造业差距在哪里?
说到底 中美两国制造业的差距 不在技术 不在设备 而在人的态度。美国那边 制造业工人地位确实不高 很多人都想着转行 要么去搞金融 要么去搞IT。而中国呢?从大国工匠到普通工人 大家都为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这种文化差异 可能比技术差异更重要。
那个美国企业主还说了一句让人深思的话:"中国不仅有技术优势 更有文化优势"。什么意思呢?就是说 中国人对制造业的尊重 对工匠精神的传承 这些都是美国学不来的。你想想 一个国家的年轻人都不愿意进工厂 还谈什么制造业复兴?
说真的 听到外国人这么评价中国制造业 大米心里挺复杂的。一方面确实感到自豪 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 不能骄傲 要继续努力。毕竟 世界在变 技术在进步 我们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保持这个"黄金标准"。
最后想说的是 制造业从来都不是什么低端产业 它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美国人嘴上说重要 行动上却瞧不起 这种矛盾心态 注定了他们很难真正重振制造业。而我们中国 从上到下都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制造业的强大 就没有国家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