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亏9.4亿元,超八成收入依赖五大客户,1400台无人矿卡能撑起易控智驾的IPO吗?
迪丽瓦拉
2025-08-20 22:28:37
0

近日,易控智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易控智驾”)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冲击“矿区无人驾驶第一股”。根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间,公司营收从5991.7万元升至9.86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5.6%。

图源:易控智驾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以2024年营收规模计,易控智驾是全球最大的L4级无人驾驶企业,在国内矿山无人驾驶解决方案领域市占率高达49.2%。然而,高速增长的营收背后,持续扩大的亏损、高度集中的客户结构等隐忧,令这场IPO征程暗藏挑战。

三年净亏超9亿,毛利率刚“转正”

公开资料显示,易控智驾成立于2018年5月,致力于为全球矿山智能化转型提供创新技术方案。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4年收入计算,其在全球所有L4级无人驾驶公司中排名第一;截至2025年6月18日,已部署超1400辆活跃无人驾驶矿卡,是全球最大的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

图源:易控智驾招股书

数据显示,易控智驾的业绩呈现“高增长与高亏损并行”的特点。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5991.7万元升至9.86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5.6%,市场占有率49.2%,增长动力主要来自矿区无人驾驶技术需求的释放及解决方案的大规模落地。

但盈利难题仍未破解。2022年至2024年间,易控智驾净亏损分别为2.16亿元、3.33亿元、3.9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9.4亿元,且亏损规模持续扩大。毛利率虽从2022年的-29.5%改善至2024年的7.6%,首次转正,但净利率仍为负值,其中,2024年为-39.5%。

图源:易控智驾招股书

现金流压力同样显著。2022年至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7450万元、-2.51亿元、-7.13亿元,截至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4602.7万元。

客户与供应商高度集中单一客户收入占比超五成

根据介绍,易控智驾客户涵盖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紫金矿业、首钢集团等行业头部企业,解决方案已进入国内12个最大露天煤矿中的7个。

在客户拓展层面,易控智驾的经营风险集中体现在客户与供应商的高度依赖上。2022年至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9.9%、94.4%、83.7%,其中最大单一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51.8%、41.7%、54.5%,2024年该客户贡献收入达5.37亿元。

业务模式上,易控智驾早期以重资产的TaaS模式,即自有并运营无人驾驶车队为主,导致资本支出高企;同时,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达4.94亿元,2024年仍占营收21.1%。目前公司正转向轻资产的ATaaS模式,即客户自购矿卡,易控智驾提供技术与服务,2024年该模式收入占比达46%,毛利率高于TaaS模式,成为盈利改善的重要方向。

图源:易控智驾招股书

供应商方面,同期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分别为53.5%、62.7%、54.3%。供应链集中可能导致成本波动风险,尤其在核心软硬件采购上议价能力受限。

另外,客户与股东存在重叠,如紫金矿业既是重要客户,也是持股4.13%的股东,这种关联关系虽可能促进业务协同,但也存在潜在利益输送风险。

递表前一日突击融资4亿元

招股书提示,蓝水生、刘冬梅夫妇,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以及一致行动人张磊,共同组成控股股东,合计持股约49.79%。其中,蓝水生直接持有公司30.61%的股份。紫金矿业、蔚来资本、宁德时代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均有参股。

值得关注的是,为缓解资金压力,易控智驾于6月24日宣布完成4亿元D轮融资,由宁德时代通过旗下唯一的产业投资平台溥泉资本(CATLCapital)和自有资金领投,中际控股、同力股份、华测导航等战略产业方和投资机构联合投资。

对于此次IPO募集资金,易控智驾透露,将用于强化软件研发,升级自动驾驶算法以提升矿区运输效率与安全性;加强硬件研发,提升线控底盘等产品的研发迭代能力及地面支持设备;升级多类系统;全球业务扩张与客户获取;推进人才与组织发展;寻求符合长期目标的战略投资及潜在收购等方面。

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显示,中国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约人民币51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人民币301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57.4%。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市场。

图源:易控智驾招股书

在中国以外的主要矿区(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及智利等),全球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按收入计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7亿美元增加至2030年的8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1.0%。仅澳大利亚市场,2030年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按收入计的市场规模就有望突破27亿美元。尽管市场前景明确,易控智驾仍在招股书中坦言,短期内可能持续亏损,盈利前景依赖模式转型成效与规模效应释放。

来源:金融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广发基金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云计...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此次新增的一级交易商...
湖北国资:一年收了4家上市公司... 你好,我是涛哥,专注于并购重组投资。这是涛哥的第69篇原创文章。 2024年,湖北国资收了4家上市公...
原创 腾... 海内外大厂大模型研发正在进入新升级周期,为了加速补齐技术短板,腾讯混元近日进行了大幅架构调整,重构研...
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 5月6日,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5.11%,总市值65.05亿元。 异动分...
红利策略进化论:从防御盾牌到现... 当前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近期各类关税消息虽然层出不穷,但A股基本走出脱敏行情,相关板块波...
特斯拉一季度净利锐减71%!马...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他计划在5月“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以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