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真的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美国撑不住了,特朗普彻夜难眠,竟然发文呼吁中国购买美国的大豆。为了吸引中国下单,他还表示将提供“快速”服务,称只要中国同意购买,大豆就可以马上发往中国。特朗普甚至还强调,中国目前大豆供应存在缺口,而美国恰好能够填补这一空缺。此外,特朗普也表示他已经签署新的命令,同意将对中国的加征关税再延长90天。
不过,特朗普这么做,表面上看似好心,背后其实还是为了拯救即将崩溃的美国经济。他的做法无疑是一种紧急应对措施,毕竟美国的经济形势已经越来越困难。回想几个月前,美国在关税战中的表现,特朗普曾试图通过提高关税来压制中国,认为这样可以削弱中国的经济。然而,事实却是,美国的关税政策带来的冲击首先影响到的正是美国自身,尤其是农业领域,美国的大豆滞销,农民的生计也受到了威胁。特朗普虽然一度嚷嚷着要通过加税让中国屈服,结果却是美国因无法承受贸易战的压力,被迫延长对中国加关税的决定。 根据计划,8月12日是中美关税战的“休战期”结束时间,本应恢复关税制裁,但特朗普在那一天之前几小时再次签署命令延长了这段时间,新的“休战期”被推迟到11月。显然,特朗普一方面希望中国能作出让步,减少贸易逆差,另一方面又不希望美国的经济受到过度冲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不得不再次延长关税“休战”。这似乎更像是特朗普自己的一种“自娱自乐”——既想要让中国做出改变,又不想让美国经济受到伤害。 而此次特朗普呼吁中国购买美国大豆的行为,其实也是同样的“算盘”。过去,美国曾是中国的大豆最大进口来源国,但现在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已经不再依赖美国的大豆。如今,美国在关税战的影响下,失去了大量的大豆订单,而中国的需求却依然存在。为了应对这个问题,中国已开始积极寻找其他供应来源,巴西成为了主要的替代国。2025年,预计巴西将向中国提供7800万吨大豆,占中国进口总量的70%以上,而美国的比例则降至20%。 特朗普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反思自己在贸易战中的错误,反而选择将责任推给中国,指责中国“不帮美国”,但这次中国显然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依赖美国。巴西与中国的关系也比与美国更为稳固,巴西和中国不仅在经济贸易上有深入合作,还在金砖国家组织内有广泛的协作,而美国则始终不能解决自己在国际上的信任问题。 在特朗普的内心,可能有一种“两全其美”的想法——既希望中国恢复对美大豆的采购,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修复美国农业的困境。但他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美国并没有为中国提供足够的互惠条件。毕竟,贸易是相互的,单方面的要求是无法长久持续的。如果特朗普希望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他必须先在其他问题上做出妥协。例如,在关税问题上做出让步,解除对中国的科技封锁,或者在台湾、香港问题上不干涉中国内政。否则,单纯依靠“喊话”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中国如今并不缺大豆,甚至在面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时,已经做好了多元化的进口渠道规划。要恢复大豆采购,必须要有实际的利益交换。特朗普也许该清楚一点:美国不可能总是从贸易中占据上风,必须要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基础上进行合作。美国的霸权主义思维,该是时候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