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加两国的经贸关系一直波动不断的背景下,北京于8月15日正式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诉讼,指控加拿大对钢铁进口的限制措施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这一举动不仅凸显了两国在钢铁领域日益加剧的摩擦,还表明了更广泛的贸易壁垒问题。毫无疑问,这标志着“争端再度升级”,尤其是在几天前,中国已经对加拿大的油菜籽实施了临时反倾销措施。
这一系列争端的升级迅速对两国经济产生了影响,最明显的就是钢铁行业的直接对抗。加拿大政府在今年7月宣布扩大进口钢铁关税配额,并对来自非美国国家、含有中国熔炼或浇铸钢铁成分的产品征收25%的附加税。中方强烈反应,认为这一举措是一种典型的保护主义,目的是将美国对加拿大钢铝征收50%关税的压力转移到中国。据加拿大工业部的数据,预计2024年,加拿大的钢铁进口总额将超过160亿美元,其中约10%来自中国,而其中的91%将出口到美国。这表明,加拿大的措施虽然旨在保护本国钢铁产业,但却有可能破坏中加双边贸易总额高达1200亿加元的贸易格局。更为复杂的是,这一政策还扩展到了下游产品领域,例如电动汽车的零部件,这无疑加剧了两国在新兴产业上的竞争。
但其实,争端的根本原因远不止钢铁领域。回顾去年的情形,加拿大曾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和钢铝产品加征关税。那时,加拿大政府炒作“产能过剩”的议题,声称中国廉价出口威胁到本国市场,导致中加关系迅速恶化。今年3月,中国对加拿大的菜子油及油渣饼征收了100%的关税,作为回应。这一反制措施并非孤立发生,而是中方在维护自身权益上的战略步骤。8月12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因加拿大油菜籽存在倾销行为,自8月14日起征收75.8%的保证金。加拿大油菜籽理事会主席克里斯·戴维森对此表示,这一税率几乎“关闭了中国市场的大门”。由于中国是加拿大油菜籽的最大进口国,2024年加拿大近40%的油菜籽出口将销往中国,这一关税无疑会直接打击到加拿大西部的农民,尤其是阿尔伯塔和萨斯喀彻温等省份的农民。
面对中国的一系列反制措施,加拿大新任总理卡尼迅速表态,表示将推动与中国进行“建设性对话”,以化解双方的贸易争议。8月14日,他在社交媒体上承认,油菜籽关税将对农民造成“重大影响”,并承诺政府将通过扩大出口多元化计划等方式,提供必要的支持。这种态度和措施表明,加拿大政府试图减轻对本国经济和民众带来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中加关系的不稳定并非近期的突发事件,早在2018年因孟晚舟事件,两国之间的贸易就曾因政治因素而出现紧张局面。如今,加拿大又面临着美国特朗普政府的钢铝关税战的影响。在2023年6月,美国对钢铝制品征收了50%的关税,加拿大作为美国最大钢铝进口国之一,受到了巨大冲击。这使得加拿大转而将矛头指向中国,试图通过“转嫁损害”来缓解本国钢铁产业的困境。然而,这种做法不仅未能有效促进本国产业复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果争端持续下去,加拿大的GDP可能会因此缩水约0.5%。而中国则会通过寻找澳大利亚或俄罗斯等其他国家的油菜籽供应商来缓解这一影响。
展望未来,这场争端是否能通过WTO机制得到有效解决,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WTO作为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可能会在这场争端中发挥关键作用。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强调,加拿大的措施已经严重损害了中方的合法权益,并呼吁其立即改正错误,以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体制。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则曾表示,如果加拿大取消歧视性关税,中方会按照相关程序调整或暂停反制措施,为双方对话留下了余地。近期,WTO已经成立面板审查类似争端,其中包括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关税的申诉,预计在明年会得出初步裁决。
同时,美国的贸易政策也让两国逐渐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加拿大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较大,而中国则把加拿大视为北美市场的重要桥头堡。这一背景也促使加拿大加速与欧盟及印太地区的贸易谈判,以分散贸易风险。不过,最终解决这一争端的关键,仍在于中加双方能否通过理性对话避免让普通民众和企业成为争端的牺牲品。
总结来说,尽管中加之间的贸易争端已经升级,但也为双方重启建设性合作提供了机会。如果通过WTO等多边平台推动互利共赢,或许有助于两国经济的稳定与全球贸易的复苏。
上一篇:市场早盘高开高走,中证A500指数上涨1.61%,4只中证A500相关ETF成交额超30亿元
下一篇:余承东:「遥遥领先」讲得非常少!鸿蒙5.0已度过生死线;徕芬CEO怼前员工潘坚「收钱办事没良心」;影石创新回应创始人向员工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