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
可再生能源已成最廉价电力来源!
【Sustainability Mag网 8月13日报道】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以下简称能源署)报告显示,2024年可再生能源增长创纪录,成为了世界上最廉价的电力来源,避免了4670亿美元化石燃料的使用。
能源署发布的《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RPGC)显示,2024年是可再生能源行业有史以来的表现最突出的一年。
随着全球能源体系向低碳电力转型,不断有事实表明,可再生能源不仅在环境保护方面至关重要,经济性上也优于化石燃料。
报告指出,技术进步、竞争力强劲的供应链、规模效应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同时,电池储能技术等互补技术的创新,也不断提升着清洁电力的经济性。
装机容量增长创纪录
2024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82吉瓦,相比2023年增长了19.8%,创下年度增幅历史新高。
能源署数据显示,这一激增主要源于光伏和陆上风电的快速扩张,成熟、高效的供应链和强有力的政策框架也为其提供了支持。报告还显示,太阳能和风能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技术占新增装机容量的主体。
“全球能源体系正在经历深刻转型,可再生能源在发电量中的占比不断增加,” 能源署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Francesco La Camera)在《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中表示。
“仅在2024年,可再生能源就避免了约4670亿美元的化石燃料支出,这不仅体现了其成本效益,也证明了其对能源安全和经济稳定的战略价值”。
并且,“随着电池储能和数字解决方案的不断发展和规模扩张,它们将在促进电网整合、降低电网成本、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然而,短期风险依然存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供应链瓶颈、贸易壁垒都阻碍着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成本角度更优选:可再生能源
从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来看,可再生能源在2024年仍然是新建电力项目中最具成本竞争力的选择,其中91%新投产公用事业规模容量的发电成本,均低于成本最低的新建化石燃料替代方案。
2024年,新建公用事业规模的陆上风电项目,是成本最低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来源,全球加权平均平准化度电成本为0.034美元/千瓦时,其次是新建太阳能光伏(0.043美元/千瓦时)和水电(0.057美元/千瓦时)。
2010年至2024年间,太阳能光伏的总安装成本降至691美元/千瓦,陆上风电降至1041美元/千瓦,海上风电则降至2852美元/千瓦。
技术成本趋势
2024年,部分技术的平准化度电成本相比2023年略有上升:
·太阳能光伏上涨0.6%
·陆上风电上涨3%
·海上风电上涨4%
·生物能源上涨13%。
尽管部分技术的平准化度电成本有所上升,但以下技术的成本有所下降:
·聚光太阳能发电下降46%
·地热能下降16%
·水力发电下降2%。
电池储能成本在2010年到2024年间下降了93%,从2571美元/千瓦时降至192美元/千瓦时。
区域差异
成本竞争力因市场而异。
·在陆上风电领域,中国(0.029美元/千瓦时)和巴西(0.030美元/千瓦时)的平准化度电成本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在太阳能光伏领域,中国(0.033美元/千瓦时)和印度(0.038美元/千瓦时)的成本均低于平均水平。
·亚洲海上风电价格平均为0.078美元/千瓦时,略低于欧洲的0.080美元/千瓦时。
未来五年展望
到2029年,全球太阳能光伏总安装成本预计将降至388美元/千瓦,陆上风电降至861美元/千瓦,海上风电降至2316美元/千瓦。
技术的成熟和不断加强的供应链将促使成本长期下降。
然而,能源署报告指出,地缘政治风险(如对可再生能源组件的贸易关税)、供应链瓶颈、中国制造业动态,可能导致短期成本上升。
能源转型与双碳观察
编译:鄂一鸣(新能源部)
审校:王子涵(新能源部)
编辑:鄂一鸣(新能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