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本月二十九日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上调零点八个百分点至百分之四点八,显著高于四月预测的百分之四点零。这一调整主要基于中国上半年经济表现超出预期,以及中美实际关税低于此前预估水平。与此同时,IMF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零点二个百分点至百分之三点零,二零二六年增速预期微调至百分之三点一,但仍低于二零二三年的百分之三点三,显示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仍受制约。
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出口韧性和国内消费的稳定增长。尽管对美出口有所下降,但对其他地区的强劲销售弥补了这一缺口。此外,财政政策的支持进一步提振了消费需求,使得中国经济在上半年展现出较强的增长动能。IMF预计,二零二六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维持在百分之四点二,较此前预测小幅上调零点二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维持在百分之一点就,二零二六年预计为百分之二点零。欧元区经济增速虽有所上调,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今年和明年分别预计增长百分之一点零和一点二。值得注意的是,IMF的报告尚未纳入欧美近期达成的贸易协议影响,该协议规定美国将对几乎所有欧盟进口商品征收百分之十五的关税,可能对双方经济造成一定拖累。 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尔·古兰沙警告称,尽管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有所上调,但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对经济构成显著风险。他表示,贸易摩擦的影响虽可能比最初担忧的温和,但其负面影响仍在累积,并可能在未来进一步抑制全球经济活动。报告特别提到,美国通胀可能因关税影响在二零二六年仍高于美联储百分之二的目标水平。
IMF呼吁各国通过多边合作减少贸易壁垒,避免采取可能加剧全球贸易紧张的措施。报告强调,贸易谈判应致力于降低而非增加投资和贸易限制,以增强全球经济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此外,IMF还敦促各国央行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保持自主性和透明度,以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新的调整阶段,IMF的这份报告既传递了短期经济改善的积极信号,也提醒各国警惕长期结构性挑战。未来,贸易政策的走向、通胀压力的演变以及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协调,仍将是影响全球复苏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