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二级市场的行情走向始终牵引着投资者的目光,成为经济领域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当下,二级市场呈现出一系列复杂而微妙的态势,引发了人们对于牛市是否已经悄然起步的广泛探讨。
从宏观数据来看,市场展现出了一定的活力与韧性。以 A 股为例,今年以来市场成交情况整体活跃。截至 6 月 30 日,上半年 A 股市场日均成交额为 13902 亿元,同比增长约 61% 。从 4 月 21 日到 7 月 1 日的 48 个交易日里,单日成交额连续保持在万亿元以上;在今年以来的 118 个交易日中,当日成交额在 1.5 万亿元以上的有 40 个交易日。两融余额方面,截至 7 月 1 日,市场两融余额为 18545.63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约 25%。港股市场在 2025 年上半年也表现亮眼,香港交易所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 2402 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18%,创 2010 年以来同期新高,沪深港通机制下的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 1109.6 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95% 。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市场交易的热度在显著提升,资金的活跃度增强,为市场注入了更多的动能。
从市场的结构和行业表现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分化与轮动特征。不同板块和行业轮番活跃,热点频繁切换。在科技领域,与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相关的板块持续受到资金追捧,如光模块公司新易盛受益于人工智能相关算力投资的持续增长,业绩预增超 3 倍。在消费领域,随着经济复苏和消费政策的刺激,部分消费类个股也表现出色。同时,传统行业也不乏亮点,券商板块中 25 家上市券商整体中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 78%(剔除国泰海通负商誉影响) 。这种行业之间的轮动往往是市场行情向好的一个重要信号,表明市场的活力正在不同领域间传递,资金在不断挖掘新的投资机会。
在市场情绪方面,投资者的信心有所回暖,但尚未达到狂热的程度。一方面,随着市场行情的走好,投资者对市场前景的预期逐渐改善,风险偏好有所提高,愿意增加在权益市场的配置。例如,今年前 5 个月,A 股新增开户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出现了明显增长 。另一方面,市场上仍然存在一定的谨慎情绪,投资者并没有完全陷入盲目乐观。这种相对理性的情绪状态,既为市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心理支撑,又避免了因过度乐观而可能引发的市场泡沫。
判断当下是否处于牛市的开端,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从历史经验来看,牛市的启动通常伴随着股价整体向上、成交量增加、投资者信心回暖、市场氛围乐观、蓝筹股领涨、市场热点频现、资金流入增加以及市场波动减弱等特征 。当前市场在成交量、行业轮动、投资者信心等方面确实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与牛市初期的部分特征相契合。然而,要确定牛市已经来临,还需进一步观察经济基本面的持续改善情况、企业盈利的可持续性增长以及宏观政策的长期支持力度等关键因素。
当前二级市场行情展现出了诸多积极迹象,市场活力增强、结构有所优化、投资者情绪改善,但距离确认牛市的全面到来仍有一定的距离。投资者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应保持理性和敏锐,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结构性机会,通过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在这场充满变数的市场博弈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