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业内人士透露,多晶硅行业拟修订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准,旨在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推动高耗能、低效率的落后产能出清。此举或加速行业整合,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标剑指落后产能
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的核心原材料,但其生产能耗较高,部分老旧产线单位能耗远超行业先进水平。修订后的标准预计将收紧能耗限制,倒逼企业升级技术或退出市场。业内人士分析,新规实施后,低效产能将加速淘汰,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政策驱动绿色转型
在“双碳”目标下,降低多晶硅生产能耗已成行业共识。近年来,头部企业通过改良西门子法、颗粒硅等技术大幅降低电耗,而部分中小企业仍依赖传统工艺,面临生存压力。新标准将推动行业向低碳、高效方向迈进,契合国家能源战略。
行业格局或迎重塑
目前,多晶硅行业呈现“强者恒强”态势,通威、协鑫等龙头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占据市场主导。若新标落地,技术落后、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能被迫退出,行业竞争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同时,高效产能的稀缺性或加剧供需波动,短期内价格可能承压。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新标准有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但企业需承担技改成本,短期内盈利或受影响。此外,如何平衡产能出清与市场供应稳定,避免产业链价格剧烈波动,仍是政策制定者需考虑的课题。
此次能耗标准修订,标志着多晶硅行业进入精细化调控阶段。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具备技术、资金优势的企业将赢得更大发展空间,而落后产能的退出,也将为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