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卡股份报考科创板上市:收入增长不及预期,大幅扩产意欲何为?
迪丽瓦拉
2025-07-23 18:22:19
0

撰稿|行星

来源|贝多财经

近日,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节卡股份”或“节卡机器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了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补充更新了2024年年报财务数据。

自2023年5月递表以来,这家身处协作机器人赛道的公司IPO相关事宜便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但在同年8月回复一轮问询函后,节卡股份却长期处在排队上会阶段,至今已在A股门外等候超两年,期间还曾四度更新相关财务资料。

虽然节卡股份身处技术发展风口,头顶“全球协作机器人创新实践者”的光环,但透过招股书可知,该公司暗藏着持续亏损、业绩不及预期、产能扩张幅度巨大等问题,其募投项目的合理性也成为了监管问询的重点之一。

在监管部门严把IPO审核“准入关”的当下,节卡股份的A股上市旅程,是否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收入增长不及预期

据招股书介绍,节卡股份成立于2014年,专注机器人及其相关领域的研发与推广,目前的主营业务为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并从事包括集成设备及自动化产线在内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

所谓协作机器人,是从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发展出的新分支,其特点是能够与人类在共同工作空间中进行近距离互动。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而言,协作机器人具备高安全性、低自重负载比、易编程、可快速部署等特色,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

节卡股份在招股书中称,该公司的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在自重负载比、重复定位精度、防护等级、平均无故障时间等方面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3C电子、半导体等智能制造领域,以及零售、物流等消费服务领域。

与此同时,节卡股份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一方面是围绕协作机器人的功能应用展开,发展出机器人工作站、复合机器人等设备级产品形态;另一方面是深耕细分行业的自动化服务,提供产线级解决方案,客户包括新乡化纤、旺旺食品等。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即“报告期”),节卡机器人分别实现收入2.81亿元、3.50亿元和4.00亿元,虽然实现了稳定增长,但报告期内19.42%的复合年增长率实际较2020年至2022年141.16%的复合年增长率明显放缓。

谈及自身收入的未来发展态势,节卡股份曾在首轮问询回复函中预计其2022年至2024年收入的复合增长率约为40.60%,2024年实现收入约5.55亿元。也就是说,该公司的收入规模与增长率均未能达到预期,业绩成长性还有待考证。

另需注意的问题是,节卡股份的主营业务结构较为单一,目前机器人整机为其主要创收来源,报告期内分别实现收入2.16亿元、2.56亿元和3.74亿元,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也由2022年的77.24%增至2024年的93.63%。

节卡股份表示,该公司的机器人整机产品虽然在2024年实现了46.30%的增长,但自动化产线业务受实施进度等同比下滑影响,导致收入增速下降。如果未来出现市场竞争加剧、需求减弱等不利因素,其将面临收入增速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二、稳定盈利如芒在背

贝多财经注意到,节卡股份自身还面临着不小的盈亏平衡压力。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由2022年的573.57万元由正转负至2023年的-2854.73万元,2024年又回正至622.80万元,盈利指标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态势。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节卡股份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4.40万元、-3567.93万元和-227.82万元,于2023年由盈转亏;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5803.40万元,存在未弥补亏损。

节卡股份解释称,扣非后净利润转负主要系受2022年大额汇兑收益以及2022年末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影响,该公司于2022年11月实施的股权激励,分期5年,每年摊销约3500万元,导致近两年新增较大金额的股份支付费用。

在节卡股份看来,该公司所处协作机器人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在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且该公司前期处于市场及客户导入阶段,尚未形成较大规模以覆盖经营开支,是其报告期内未能盈利的主要原因。

具体而言,报告期内节卡股份研发、销售投入金额及比例持续提升,研发费用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6.92%、20.92%和21.53%;销售费用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7.72%、27.96%和24.16%,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公司的短期盈利能力。

报告期各期末,节卡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5亿元、2112.39万元和3178.21万元,在2023年实现了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但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已由2022年末的5.77亿元降至2024年的1.77亿元。

诚然,节卡股份从产品开发、产线投建、产品性能不断完善到形成规模化销售,产生持续稳定的利润和现金流需要一定时间,但即便有外部融资撑腰,持续性的大额支出对于该公司而言依旧是不小的桎梏。

三、大幅扩产消化能力存疑

在全球智能化生产浪潮的推动下,机器人产业整体发展迅速,处于智能化生产产业中游的协作机器人产品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据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2028年全球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销量将达28.74万台,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亿元。

但同时,现阶段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全球市场集中度较高,前四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50%以上,节卡股份也坦言“公司经营规模与前四大品牌厂商上存在较大差距;即使在协作机器人行业内,国内的市场份额也尚无绝对优势”。

在上述行业背景下,节卡股份却计划上市募资7亿元,其中3.70亿元将用于“智能机器人生产项目”。节卡股份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满产后,该公司将形成年产4万套机器人及5600套组件、800套非标设备的生产能力。

要知道,IFR数据显示全球协作机器人2023年的全球销量也不过5.7万台;2024年该公司虽然处在产能利用率99.10%的近乎满产状态,但其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的产能为8000台,仅是其2030年4万台目标产能的五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初版招股书中节卡股份原计划募资7.5亿元,其中4.2亿元将投向“年产5万智能机器人生产项目”。此举直接引起了监管对其已有及未来产能规划具体规模的问询,并要求该公司说明募资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节卡股份则在回复函中称,经第一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该公司已将“年产5万套智能机器人项目”更名为“智能机器人生产项目”,产能由5万套调整至4万套,通过购置新设备及搬迁、整合原有设备的方式进行生产线建设。

节卡股份强调,该公司保有一定闲置产能空间,可充分应对市场规模的超预期增长,以及中期市场占有率提升和短时需求波动带来的生产交付压力。因此在2030年智能机器人生产项目达到满产状态前,其存在一定闲置产能具有合理性。

不过,节卡股份募投项目的投产到最终满产预计需要4年至5年时间。即便节卡股份募投项目的总生产规模结合了对市场开拓情况的预估,但若该公司下游市场增长或其市场开拓未及预期,都将面临新增产能不能及时消化的风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广发基金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云计...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此次新增的一级交易商...
湖北国资:一年收了4家上市公司... 你好,我是涛哥,专注于并购重组投资。这是涛哥的第69篇原创文章。 2024年,湖北国资收了4家上市公...
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 5月6日,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5.11%,总市值65.05亿元。 异动分...
红利策略进化论:从防御盾牌到现... 当前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近期各类关税消息虽然层出不穷,但A股基本走出脱敏行情,相关板块波...
原创 腾... 海内外大厂大模型研发正在进入新升级周期,为了加速补齐技术短板,腾讯混元近日进行了大幅架构调整,重构研...
钧达股份通过港股IPO聆讯:光... 瑞财经 吴文婷 4月21日,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钧达股份”)通过港交所聆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