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涨疯了”到“卷到停产”:工业品价格暴涨背后的逻辑与风险
上个月,工业圈还弥漫着“卷到停产”的悲凉气氛,而本月却陡然“涨疯了”!多晶硅期货价格在短短30天内飙升30%,焦煤、玻璃、钢铁等也纷纷跟涨,文华工业品指数更是上涨了4%。这并非简单的反弹,更像是“反内卷”政策为奄奄一息的周期性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彻底扭转了此前低迷的市场态势。
要理解这波行情的本质,必须先回顾工业圈之前的“内卷”有多么严重。以光伏行业为例,去年多晶硅价格从每吨20万元暴跌至6万元,企业老板们苦不堪言,甚至出现“卖一吨亏5000元,不卖仓库堆积如山”的窘境。这正是产能过剩导致的结果:企业间竞相扩大产能,疯狂压低价格抢占市场份额,最终陷入“赔本赚吆喝”的恶性循环,形成典型的“工业内卷”——企业间的竞争聚焦于价格而非质量,规模而非技术创新,最终导致全行业陷入低迷。
这种“自杀式竞争”的后果是残酷的。今年上半年,光伏企业库存同比增长40%,多晶硅工厂开工率跌至50%,部分小型工厂甚至被迫停产。而光伏行业并非孤例,钢铁企业吨钢利润低至“卖一辆自行车赚的钱”,水泥企业为了争夺工程订单,甚至不惜采用“买水泥送搅拌机”的促销手段。
然而,这一局面在7月迎来了转机。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明确提出要“治理低价无序竞争”;三天后,工信部召开座谈会,特别强调光伏行业要“摆脱价格竞争,提升产品品质,淘汰落后产能”。这两项政策组合拳,如同给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宣告“卷王”时代即将终结。
最敏感的资金首先做出反应。多晶硅期货价格率先暴涨,主力合约价格从7月初的每吨6万元飙升至8万元,涨幅超过30%!虽然仅仅上涨了2万元,但这对经历了去年价格暴跌、甚至“贷款发工资”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30%的涨幅意味着企业从每吨亏损5000元转变为盈利1万元,企业现金流得到显著改善。
多晶硅之所以领涨,是因为其在光伏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并且此前内卷最为严重。“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一出,市场立即意识到环保不达标、生产成本高的小型工厂将面临淘汰,未来市场供应减少,价格自然上涨。正如华联期货分析师所言:“这是情绪驱动的价格上涨——市场担心未来买不到便宜货,于是提前抢购。”
然而,这波涨价并非仅限于多晶硅。焦煤价格上涨15%,玻璃上涨12%,钢铁板块上涨8.6%——这表明“反内卷”政策正在全工业圈发酵。以钢铁行业为例,为了争夺订单,螺纹钢价格曾跌至每吨3800元,吨钢利润仅为100元,甚至不足以购买两箱茅台。而如今,“治理无序竞争”的政策预期将淘汰小型钢铁厂,提升大型企业的市场话语权,导致铁矿石、焦煤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带动钢铁期货价格水涨船高。
有人可能会质疑:政策一出,价格就暴涨,这是否可靠?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近期表示,“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即将陆续发布,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均在列。这预示着政策并非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是将采取具体行动,例如制定环保标准、能耗限额等,对不达标企业实施“断水断电”等措施。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2016年的供给侧改革。虽然此次“反内卷”与当时的“去产能”有所不同,但其本质都是为了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反内卷”更侧重于“提质减量”,不仅要淘汰落后产能,还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例如,光伏行业未来竞争的焦点将从“硅料价格”转向“转换效率”和“产品寿命”;钢铁行业也将从“钢坯厚度”转向特种钢、高端板材的研发。
因此,这波价格上涨实质上是市场对“行业洗牌”的押注。此前,龙头企业与小型企业混战,而如今政策旨在“清理战场”,龙头企业市场份额将提升,利润空间也将扩大。例如,多晶硅头部企业生产成本为每吨5万元,而小型企业成本高达7万元,政策淘汰小型企业后,头部企业可以将价格稳定在每吨8万元,既能盈利,又能投入研发,实现“高质量发展”。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潜在的风险:
第一,情绪驱动价格上涨可能面临回调。多晶硅30%的涨幅中,至少有一半源于市场预期。目前供需关系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库存仍然高位,7月光伏装机量环比增长有限。如果后续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价格可能出现大幅回调。交易所已开始提示风险,并提高玻璃、焦煤期货保证金,以防资金过度炒作。
第二,淘汰落后产能并非易事。小型企业并非坐以待毙,他们可能会“边生产边整改”,或通过各种手段拖延淘汰进程。2016年钢铁去产能过程中,部分企业就曾采取“白天拆设备,晚上偷偷炼钢”等手段对抗政策。此次涉及光伏、锂电池、汽车等多个行业,执行难度更大,政策效果可能存在滞后性。
第三,“反内卷”并非“涨价万金油”。部分行业价格上涨是因为此前跌幅过大,例如多晶硅从20万元跌至6万元,反弹至8万元属于正常现象。但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库存不高,需求也较为一般,如果跟风涨价过猛,下游用户承受能力有限,最终可能导致价格回落。
总而言之,这波工业品价格反弹是政策引导行业从“拼价格”转向“拼实力”的结果。过去,企业抱持着“卷死同行我就能活”的思维,而现在则意识到“卷到最后全行业死”。未来的竞争将更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
最后,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切勿盲目跟风。多晶硅期货一手5吨,保证金较高,价格波动可能导致巨额亏损。投资者应关注行业的基本面,分析哪些行业存在真正的“内卷”(高库存、低利润),哪些政策是“动真格”(有具体淘汰名单和时间表),才能把握长期投资机会。
从“卷到停产”到“涨疯了”,这波行情充分说明:工业圈的春天,不是靠“比惨”换来的,而是靠“治愈内卷”——政策指明方向,企业积极转型,资金才能大胆入场。至于未来价格走势,将取决于9月工信部发布的“十大行业方案”——口号喊得再响,最终还得看实际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