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加拿大这事儿闹得挺大,总理马克·卡尼在7月16日跑到汉密尔顿的一个钢铁厂,直接扔出个炸弹:从月底起,对所有含中国熔炼和浇铸成分的进口钢铁征收25%的关税。这消息一出,中国商务部马上跳脚,表示强烈不满,还说这违反世贸规则,损害双方利益。
说白了,加拿大这招不光针对中国钢铁,还间接逼着在中加投资的中企算算账,要是成本太高,就得考虑卷铺盖走人了。很多人一看标题就觉得加拿大这是全面反华,但其实挖挖根儿,这事儿更多是夹在美加贸易摩擦中间的无奈之举。
先说背景吧。美国那边特朗普上台后,贸易政策就跟打了鸡血似的,2月份先对加拿大钢铝产品征收50%的关税,直接把加拿大钢铁产量砸下去30%。加拿大出口75%都靠美国市场,这一下本土工厂订单锐减,工人失业风险直线上升。卡尼政府嘴上硬气,公开批评美国不讲道理,但行动上却怂了点,5月份还增持了61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等于变相示好。
结果呢?谈判没谈拢,美国关税没撤,加拿大只好自己想辙,转头就把矛头对准了中国。数据显示,中国钢铁占加拿大进口的10%左右,加拿大觉得拉中国下水,能搅浑水,给美国个交代,顺便给本土产业喘口气。
这政策具体怎么搞?卡尼宣布,非自贸伙伴国家的钢铁进口配额砍到2024年水平的一半,超出部分征收50%关税;所有含中国成分的钢铁,一律额外加25%。这意味着不光直接从中国进口的钢铁,中资企业在加拿大加工的含中国原料的产品也得挨刀。加拿大政府直接通知中企,赶紧调整供应链,不然就得多掏钱。
部分中企已经在评估撤离方案,因为加税后利润摊薄,工厂运营成本直线上升。比方说,一些中资钢铁加工厂,本来靠低价原料竞争,现在关税一加,产品竞争力没了,继续待着等于赔本赚吆喝。
为什么加拿大突然这么干?说到底,还是地缘位置闹的。加拿大离美国太近,经济上像个小弟,75%的出口都指着美国。特朗普的钢铝关税,本质上是保护美国本土产业,但加拿大成了炮灰。加拿大不敢真跟美国硬杠,只能找软柿子捏。
中国成了这个靶子,因为加拿大觉得中国钢铁出口多,拉进来能分散压力。魁北克政团领袖布兰切特直接骂卡尼只会妥协,保守党领袖波利耶夫雷也讽刺他跪得太快。但卡尼没理这些,继续推政策,等于把美加摩擦的锅甩给了中国。
中国这边反应可不慢。商务部发言人直言,这单边措施不负责任,违反世贸规则,还威胁会有反制。双边贸易额每年1200亿美元,中国买走加拿大70%的油菜籽出口。早在3月份,中国就对加拿大菜籽油和豌豆征收100%关税,猪肉和水产加25%,直接打到加拿大农业命门。现在加拿大又加税,中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管。结果呢?加拿大农户仓库里豌豆价格跌了40%,油菜籽库存堆成山,农场主日子难过。加拿大经济本来就依赖农业和资源出口,这反制一波接一波,失业率肯定得涨。
中企撤离这事儿不是空谈。加拿大有不少中资钢铁和相关制造企业,本来投资是为了靠近北美市场,现在关税一加,供应链断裂。有些企业已经在打包设备,考虑转战其他地方。比方说,中资在加拿大建的加工厂,原料从中国运来,现在加税后成本飙升,产品卖给美国还得面对特朗普的壁垒,双重打击下,撤离是理性选择。这不光影响中企,还会拉低加拿大本土就业和投资。加拿大政府通知中企调整,但谁知道调整得了调整不了?很多中企觉得,干脆走人,省得夹在美加中间受气。
国际上怎么看?美国那边特朗普政府乐见其成,因为这等于加拿大帮着围堵中国钢铁出口。欧盟和墨西哥也面临类似压力,但他们没像加拿大这么急转弯。世贸组织估计会介入,因为这措施有单边主义嫌疑。加拿大内部反对声浪大,魁北克和保守党觉得卡尼太软弱,只会转移矛盾。加拿大钢铁产量因美国关税暴跌,政府却不敢直面美国,转而对中国下手,这操作让不少人觉得不地道。
加拿大经济体量小,资源型出口为主,科技和制造依赖外资。马克·卡尼这个人,背景是金融专家,当过加拿大银行行长和英格兰银行行长,今年5月刚上台,就赶上这摊子事儿。他上任时强调经济韧性和国际合作,但现实是,美国一施压,他就得低头。卡尼的决定不是全面反华那么简单,而是生存策略。加拿大增持美国国债,就是为了换取谈判筹码,但没换来,只能拉中国垫背。
中国反制的影响已经在发酵。加拿大农业出口70%靠中国,现在关税一加,库存积压,价格崩盘。加拿大农户日子苦,政府补贴跟不上。长远看,中加关系冷却,中企撤离会让加拿大投资环境变差。加拿大本来就吸引外资难,现在加税更雪上加霜。比方说,中资撤出后,工厂空置,工人失业,地方经济受冲击。加拿大政府得想想,怎么平衡美加关系和中国市场。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像把双刃剑。美国对加拿大加税,本意是保护本土,但间接推高全球钢铁价格。美国增持美债的加拿大,其实是在帮美国融资,却换来关税大棒。这让加拿大意识到,靠美国不靠谱,得自己找路子。但找中国下手,又引来反噬。魁北克和安大略省钢铁厂工人,本来指望政府保护,结果政策一出,短期就业稳了,长远市场乱了。
中企撤离的连锁反应大。有些中资企业已经在加拿大扎根多年,建厂雇人,现在突然加税,等于逼人走。撤离不光是打包走人,还涉及供应链重构,成本更高。加拿大通知中企调整,但调整需要时间和钱。部分企业可能转战墨西哥或越南,但那些地方也有美国关税风险。特朗普对墨西哥加30%关税,对加拿大35%,等于堵死绕道路子。中企只能回本土或找新市场。
中国商务部的回应很克制,但威胁反制明确。双边贸易1200亿美元,不是小数目。中国买加拿大资源多,现在反制扩展,加拿大资源出口伤筋动骨。加拿大石油帮和农民一伙,本来就散装,现在贸易战一打,更乱。政府得协调各省,但各省利益不同,难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