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们的外卖大战,打的究竟是什么
迪丽瓦拉
2025-07-15 21:48:18
0

2025 年以来,外卖行业风云变幻,京东美团阿里饿了么)等巨头纷纷下场厮杀,补贴大战、订单竞赛此起彼伏。这场外卖大战,表面看是烧钱抢份额,背后实则是对零售底层逻辑变革的争夺,核心聚焦在 “最后一公里” 的角逐上。

消费需求升级,“时效” 成新刚需

近年来,中国外卖市场规模持续膨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饭店协会外卖专业委员会数据显示,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 5.45 亿人,每天在外卖上的消费近 33 亿元。艾媒咨询预计,2024 - 2027 年,在线餐饮外卖行业市场规模将从近 1.64 万亿元攀升至 1.96 万亿元。交银国际研报显示,2024 年美团外卖市场份额占比 65%,饿了么为 33%,其他平台合计仅有 2%。

过去,电商竞争围绕价格、品类丰富度以及次日达、半日达的物流效率。如今,消费者的耐心愈发稀缺,“半小时达”“1 小时达” 正从餐饮外卖延伸至全品类零售,成为新的刚性需求。饿了要立刻吃到热乎饭菜,手机没电急需充电器要马上拿到,甚至购置空调、家具也渴望当天送达安装。这种 “即时满足” 的心理预期,彻底重塑了零售行业的底层逻辑。谁能率先满足消费者对 “快” 的极致追求,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平台各显神通,决胜“最后一公里”

作为外卖行业的老牌玩家,美团凭借长期深耕构建的全国最密集本地配送网络,在 2025 年 7 月的竞争中再度展现强劲实力。7 月 5 日,美团即时零售单日订单量达 1.2 亿单,创下中国外卖史上首次破亿纪录;7 月 12 日 23 时 36 分,这一数据进一步突破 1.5 亿单,其中 “神抢手” 业务贡献超 5000 万单,“拼好饭” 业务量突破 3500 万单。在单量激增 3000 万单的情况下,全量订单平均配送时间仍稳定在 34 分钟。

订单结构显示,餐饮订单仍是主力,较平日增长 65%,肯德基爆款 “全鸡” 上线半日订单量即破 100 万份;非餐饮品类增长同样亮眼,运动品类销量较去年翻倍,江苏地区球拍类商品成交额实现倍增。这一网络已从单纯的送餐渠道升级为 “万能通道”,覆盖奶茶、服饰、3C 产品乃至家电,未来甚至可能延伸至汽车试驾、家具配送等领域。其核心逻辑是将 “配送能力” 转化为 “零售入口”,通过高效的 “最后一公里” 服务抢占多元消费场景,实现流量向销售额的转化。

京东则依托 “仓配一体” 的传统供应链优势,全力弥补本地即时配送的短板。2025 年 6 月 18 日,京东外卖宣布日订单量突破 2500 万单;进入 7 月,其攻势持续加码 ——7 月 8 日数据显示,上线 4 个月内已有近 200 个餐饮品牌单量破百万,瑞幸、库迪、蜜雪冰城等成为首批单量破亿品牌。同日,京东外卖启动 “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扶持更多品类标杆品牌实现单量破百万。

京东入局外卖的核心目标是搭建自主即时配送网络,抗衡美团的品类扩张,最终实现 3C、家电等优势品类的 “半小时达”。通过引入高品质商家、提供差异化服务,京东成功吸引了对品质敏感的消费者,第三方调研显示其在品质外卖市场以 45% 的份额位居行业第一。凭借物流优势持续提升配送速度与服务质量,京东正逐步在 “最后一公里” 竞争中站稳脚跟。

阿里收购饿了么后,将其作为本地即时配送的核心布局,与淘宝、天猫的全品类电商生态形成互补。2025 年 5 月 2 日,淘宝闪购正式上线,依托淘宝流量优势,联动饿了么配送体系,成效显著 —— 例如奈雪的茶饿了么外卖订单同比暴涨超 200%。7 月 14 日,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宣布,日订单量再次突破 8000 万单(不含自提及 “0 元购” 活动订单),创历史新高;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在已突破 2 亿的基础上,本周环比净增 15%,订单准时率稳定在 96%。

非餐饮品类表现同样抢眼,1205 个品类订单量环比增速超 100%,3074 个商家、超 26 万门店订单量环比增长超 100%。尽管据部分数据显示,饿了么市场份额已不足 30%,但背靠阿里资源,其竞争力持续提升:7 月 2 日,淘宝闪购宣布未来 12 个月投入 500 亿元平台消费券,通过大额红包、免单卡等方式刺激消费;饿了么则通过优化配送网络、提升骑手待遇等措施,持续强化 “最后一公里” 的服务能力。

竞争终局?分层格局下的效率持久战

外卖大战的最终结局,并非一家独大、赢家通吃,而是形成 “分层满足” 的市场格局。

对于时效性要求极致的即时场景,美团、饿了么等深耕本地配送的平台仍将占据主导。餐饮外卖、夜间应急商品(如退烧药、充电器)等需求,考验的是 30 分钟内的履约能力,这需要高密度的骑手网络与算法调度能力。美团 7 月数据显示,其全量订单平均配送时间稳定在 34 分钟,饿了么联合淘宝闪购的订单准时率达 96%,这种“分秒必争”的优势难以被短期颠覆。就像深夜 11 点下单的火锅,消费者不会选择次日达的电商平台,而是依赖能在半小时内送上门的外卖骑手。

在时效性中等的准即时场景,京东与美团的较量将持续升级。3C 产品、当季服饰等商品,消费者既希望快速拿到,又对价格敏感。京东依托 “仓配一体”体系,能实现上午下单下午达;美团则通过整合本地数码门店,将手机、耳机等商品纳入小时达范围,数据显示,美团618大促期间,手机、电脑整机、智能设备等核心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 1 倍,其中智能设备增长超 8 倍。这场 “速度与性价比”的博弈,将推动行业标准不断抬升。

对于时效性宽松的长周期场景,传统电商的根基依然稳固。大件家电、家居建材等商品,消费者更看重安装服务与售后保障,而非配送速度。京东家电的 “211 限时达 + 送装一体”、天猫超市的 “次日达 + 上门退换”,仍能满足大多数家庭的计划性采购需求。数据显示,2024 年传统电商在家电品类的市场份额仍超 70%,证明非即时需求的市场韧性。

但无论市场如何分层,“最后一公里” 的效率竞赛不会停歇。消费者一旦习惯 “半小时达” 的便捷,便很难再接受更长的等待时间。这也促使巨头们不惜投入巨额资金,持续优化配送网络、提升服务质量。在这场角逐中,谁能率先洞察并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 “即时满足” 需求,谁就能在未来零售格局中站稳脚跟,赢得长远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广发基金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云计...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此次新增的一级交易商...
湖北国资:一年收了4家上市公司... 你好,我是涛哥,专注于并购重组投资。这是涛哥的第69篇原创文章。 2024年,湖北国资收了4家上市公...
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 5月6日,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5.11%,总市值65.05亿元。 异动分...
红利策略进化论:从防御盾牌到现... 当前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近期各类关税消息虽然层出不穷,但A股基本走出脱敏行情,相关板块波...
原创 腾... 海内外大厂大模型研发正在进入新升级周期,为了加速补齐技术短板,腾讯混元近日进行了大幅架构调整,重构研...
钧达股份通过港股IPO聆讯:光... 瑞财经 吴文婷 4月21日,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钧达股份”)通过港交所聆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