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正悄然完成一场精彩的 “逆袭”。谁能想到,这个曾经在能源领域依赖进口、仰仗他国技术 “施舍” 的国家,如今正一步步冲破封锁,在世界能源舞台上占据重要位置。
美国未曾预料,德国未曾预料,法国、俄罗斯等国也都未曾想到 —— 中国石油,已然走在了前列。
1878 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 “矿油局”,这便是中国石油发展的起点。当时,设备要从美国购买,技术得请日本专家。然而,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到 1949 年,全国石油年产量竟还不足一万吨,基本依赖进口,在能源领域毫无底气可言。
进入新时代,中国石油在页岩油领域开启了自主攻关之路。美国曾凭借页岩油实现 “能源独立”,之后却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关键设备和材料都禁止出售。但我们并未退缩。
从 2011 年起,中国科研团队开始 “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探索,一边攻关,一边实践。2017 年,四川盆地的试验基地建成,成为我们在页岩油领域突破的 “桥头堡”。2020 年,压裂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到 2023 年,中国油气产量飙升至 3.9 亿吨,在全球排名跃居第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
尽管石油产量不断增加,但由于工业规模的快速扩张,石油消费量居高不下,进口仍是我们面临的难题。面对这一情况,我们没有选择等待或一味依赖购买,而是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除了大力开发深海油田、加快页岩油布局,中国还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能源发展之路 —— 发展新能源。
不要以为中国只专注于石油开采,实际上,中国在光伏、风电、核能等新能源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的光伏产能占全球一半,核电站建设速度飞快,特高压输电技术更是全球独有。
当其他国家还在拼命开采石油时,中国已经在沙漠里建起了 “超级充电宝”。
未来的工业发展,将不再依赖石油,而是以电力为主要动力。中国正在打造一个电气化的工业帝国。从 “石油依赖” 到 “电力主导”,这并非简单的能源替代,而是一次能源主权的重构,一次工业体系的重塑。
如今的中国,在能源发展上采取石油和新能源 “两条腿” 走路的策略,自主可控是我们的底牌,多元化战略是我们的武器。
从石油技术的突破到能源结构的转型,中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在了世界前列。
这,就是中国速度;这,就是中国底气;这,就是中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