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特朗普翻脸,到准备成立“美国党”,埃隆•马斯克这个从商业到政治的发展转变,吸引了外界非常多的目光。时至今日,依旧有不少人疑惑,不知道马斯克为什么非要迈出这一步。毫无疑问,这种转变带来的冲突,无疑将出现无数的明枪暗箭。而如今,针对马斯克的第一波“打击”开始了。
根据《澳联社》AAP的消息,在马斯克上周成立“美国党”之后,特斯拉原本即将上市的最新基金计划遭到“阻击”。美国风险投资家菲什巴克,出面喊停该基金计划。并在社交媒体上点名马斯克,认为其身为特斯拉的CEO却专注于政治,这种分散注意力和精力的行为,注定会对特斯拉的股东造成损失。他公开呼吁特斯拉董事会“立即开会评估马斯克的政治抱负”。这场看似商业决策的背后,却是美国政治机器对异见者的第一记重拳。
需要注意的是,这根本不是什么“市场担忧”,而是一场赤裸裸的政治围剿。我们为什么这么说呢?回到节目,菲什巴克的身份绝非普通投资人,他是特朗普的铁杆盟友,不久前刚成立名为“全力支持唐纳德”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当马斯克因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而与特朗普公开决裂后,资本力量就迅速站队。大而美法案一刀砍断特斯拉每辆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还废除了特斯拉赖以生存的碳排放积分交易体系,直接切掉马斯克每年约48亿美元的核心利润。可以说,这是马斯克试图用“成立新党”分化共和党票仓的行为,立即招致了共和党的报复,菲什巴克的举动就是用金融杠杆勒住特斯拉的脖子,向马斯克传递明确信号:敢碰政治蛋糕,就要付出商业代价。
美国两党制的虚伪面纱在此刻被彻底撕碎。尽管马斯克宣称新党代表“80%中间派”,试图用财政保守主义与科技投资开辟“第三条道路”,但体制的铜墙铁壁早已森严以待。选举人团制度、各州超百万签名门槛等精心设计的规则极大可能扼杀第三党。当资本与权力结成同盟时,“民主”不过是垄断者保卫餐桌的游戏,“菲什巴克”们真正恐惧的,根本不是马斯克“分心”,而是马斯克撼动两党分赃的潜规则。
现在,我们回到最上面的话题,为什么马斯克会走到这一步,实质是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关键时期,马斯克虽然是个商业天才,却只是个“正常人”。他带着工程师思维闯入政治丛林,以为政府改革能像优化火箭燃料配方般精准高效。他天真地将特朗普视为“盟友”,幻想在白宫复制特斯拉那套KPI管理模式。殊不知政治的本质是利益交换而非流程优化,是潜台词而非数据表。当《大而美法案》一刀切断特斯拉补贴命脉时,马斯克的情绪系统彻底崩盘,从他连发23条推文怒怼,到翻出特朗普的旧账打脸,甚至抛出爱泼斯坦名单暗示特朗普关联。这种“掀桌式”反击暴露致命缺陷:他读得懂火箭轨道方程,却不懂政治博弈,不是流程,是利益。不是指标,是交换。不是数据,而是立场。
目前,资本的第一波打击已出手,政治绞杀才刚刚开始。特斯拉的基金计划被延迟只是序幕,共和党已要求封杀马斯克,新能源产业链将面临系统性打压。当科技天才用直线思维撞击政治棉花墙时,恐怕结局早已注定了,马斯克哪里是政客的对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