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霍夫堡宫的走廊里,高盛全球大宗商品研究联席主管Daan Struyven被分析师们团团围住。他抛出的预测“八月初增产五十五万桶每日后,OPEC+将停止脚步。”这意味着该OPEC+自四月启动的两百二十万桶每日增产计划即将收尾,而此刻距离原定减产退出时间表整整提前了一年。
市场反应耐人寻味。尽管七月初OPEC+刚宣布八月超预期增产五十四点八万桶每日——比市场预估高出百分之三十三,原油价格却不降反升。布伦特原油本周上升百分之二点五,站上七十美元关口。这背后是美国库欣原油库存骤降至二零一四年来季节性最低点,叠加北半球夏季出行高峰对燃油的强劲消化力。沙特阿美更顺势上调对亚洲客户的官方价格,释放对短期需求的信心。
然而高盛的“停止增产”预警并非空穴来风。Struyven展示的供需模型显示:当五十五万桶每日的新增产量落地,全球油市将正式跨过平衡点。圭亚那、巴西等非OPEC产油国的持续增产,叠加美国页岩油钻机数降至四百二十五台(近四年新低)所暗示的产能见顶,共同推演出一幅今明两年供应过剩的图景。这迫使OPEC+在收复市场份额与维护价格稳定间寻求精妙平衡。
更深的博弈藏在细节中。沙特正借增产施压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等超产国遵守纪律;俄罗斯则悄然启动补偿性减产。表面统一的产量配额下,暗涌着产油国之间的角力。而美国页岩油商已嗅到危机——多家企业着手削减钻井数量,页岩油重镇二叠纪盆地的压裂车队数量三周内减少百分之十二。
随着八月三日会议临近,OPEC+的抉择牵动全球神经。若如高盛所料停止增产,市场价格或暂获支撑;但若继续释放产能,四季度过剩量恐达每天一百五十万桶,将价格推向六十美元深渊。这场始于疫情时期的减产保价战,正在供需天平逆转的当口,迎来战略转折的关键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