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个月,稀土圈真是热闹!中国4月突然要求中重稀土出口必须提前申请许可证,结果5月份稀土磁铁出口直接暴跌74%,美国军工和新能源企业集体跳脚。
但有意思的是,商务部转头就给欧盟开了绿色通道,还悄悄批了美国车企半年临时许可——这手"打一巴掌给颗枣"玩得那叫一个溜!
现在西方媒体都在指责中国搞"经济胁迫",可仔细看政策设计就知道了。还记得2014年世贸组织判我们配额制违规吗?这次直接换套路:拿国家安全和国际防扩散说事,文件上写得滴水不漏,实际操作却刀刀见肉。
特别是盯着镝、铽这些美国F-35战机和特斯拉都离不了的材料卡脖子,CSIS数据说中国控制着全球90%以上精炼产能,这哪是出口管制?分明是给五角大楼的供应链上了个"呼吸机"!
最绝的是这套玩法比关税战高明多了。许可证制度就像个水龙头,想松就松想紧就紧——给欧盟放行是分化欧美,给美国车企临时许可怕影响特斯拉销量,拒绝军工企业的申请又能恶心洛克希德·马丁。
所以,西方怕的不是断供,是这种随时能被拿捏的不确定性!
看看美日澳的反应就知道打中七寸了。五角大楼连夜开会讨论"去中国化",澳大利亚Lynas稀土公司股价暴涨,日本开始清点战略储备。
但问题在于:重建供应链至少要五年,等他们的炼厂建好,中国估计连稀土期货交易所都搞出来了。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搞"小院高墙"制裁中企时振振有词,现在轮到中国用出口管制反击,他们倒喊起"不公平"了——这双标玩得比稀土提纯技术还纯熟!
其实这波操作背后藏着大棋局。智库大佬早就放话,说就是要用稀土杠杆撬动美国国防工业。但更深层的较量在规则制定权:中国现在搞个案审批,根本是给未来生物医药、锂电池的管制探路。
等西方反应过来,恐怕连半导体材料都要被这套"中国标准"卡脖子。所以说大国博弈早就不拼军舰数量了,现在比的是谁家海关申报系统更智能!
面对这种降维打击,美国现在进退两难。跟着搞管制?自家企业先饿死;认怂谈判?中期选举面子往哪搁?倒是欧盟聪明得很,一边推进《关键原材料法案》自救,一边蹭中国的绿色通道。
而最惨的还是日韩,夹在中间当缓冲垫,韩国企业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当年要是没把稀土精炼厂全搬来中国该多好!
说到底,稀土大战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21世纪的经济战根本不用断交禁运,学会用许可证"微调"供应链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