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7月3日凌晨,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宣布美越达成关税协议。商务部此前曾警告,反对任何以牺牲中方利益换取关税减免的行为。
美国对越南输美商品征收20%关税,较之前46%的税率大幅下调。但经越南转口的第三国商品,关税直接飙升至40%。越南则需对美商品零关税开放市场,汽车、农产品等敏感领域均无例外。
苏林(资料图)
越南领导人苏林表态欢迎美大排量汽车低价进入,还建议美方承认越市场经济地位、解除高科技出口限制。数据显示,2024年越南对美出口1370亿美元,其中约三分之一货物含中国成分,这正是40%转口关税针对的关键。
越南对美经济依存度极高。作为美国第六大进口来源国,越对美贸易逆差达1230亿美元。若不接受协议,关税恢复至46%,越南商品在美市场价格竞争力将大幅削弱。众多依赖对美出口的企业,可能面临订单锐减、利润下滑的困境。
美国长期对越南高科技产品实施出口限制,越南希望通过协议缓解这一压力,推动产业升级。但美方并未在协议中承诺解除限制,越南的算盘能否打响仍是未知数。
从微观层面看,40%的转口关税直指中国借道越南规避美关税的行为。2024年越南对美出口中,约450亿美元货物含中国成分。这一政策若落实,中国企业在越简单组装再出口美国的模式将难以为继,供应链成本也会因“实质性加工”标准而增加。
特朗普(资料图)
宏观上,美国试图以越南为范例,逼迫其他国家在关税谈判中与美“统一战线”。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此举,在与中国的关税谈判中增加筹码,要求中方在贸易逆差等问题上作出让步。
零关税开放市场后,美国农产品和汽车将大量涌入越南。越南本土农业和汽车制造业本就竞争力薄弱,市场份额可能被大幅挤压。有数据显示,越南本土汽车品牌市场份额不足5%,美国车企的进入或将进一步压缩其生存空间。
协议未要求美国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且高科技出口限制仍未解除。越南在全球产业链中仍可能处于低附加值环节,难以通过协议实现产业升级,长期可能沦为美国的“市场附庸”。
面对这一局面,中国可加强对中资企业在越投资的监管,引导企业合规经营,避免因“转口贸易”被美加税。同时,利用中越贸易额超2200亿美元的优势,对越实施精准反制,例如调整部分商品的进口政策。
从长期看,中国应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培育新的产业链节点,分散对越南的依赖。此外,可联合欧盟、东盟等经济体,在WTO框架下挑战美国“对等关税”的合法性,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特朗普(资料图)
美越协议的达成,是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策略的体现,也是越南在关税压力与产业升级需求下的无奈选择。对中国而言,这不仅是贸易规则的挑战,更是全球产业链主导权的博弈。
短期来看,越南“迎合”美国可能对中国转口贸易造成一定冲击。但从长远看,不平等协议对越南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中国反制措施的逐步生效,将影响协议的实际效果。中国需在应对短期挑战的同时,做好长期战略布局,以产业升级和多边合作破解地缘围堵。
这一事件释放出特殊信号:在复杂的国际经贸格局中,各国的政策选择背后都是利益的权衡。中国需保持战略定力,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