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一则数据震动华尔街——美国六月ADP就业人数骤减三点三万人,与市场预期的增加十万个岗位形成巨大落差。这是自二零二三年三月以来该数据首次跌入负值,远超统计学意义上的正常波动范围(五个西格玛偏差),这一数据揭开了就业市场繁荣表象下的隐忧。
美国服务业首当其冲,成为岗位流失的重灾区。专业与商业服务领域锐减五点六万个岗位,医疗教育行业紧随其后缩减五点二万人,金融活动也净减少一点四万人。地域分布上,经济引擎中西部与西部地区分别萎缩两点四万和两万个岗位,仅南部地区勉强维持微弱增长。更值得警惕的是,冲击波定向砸向美国小微企业——员工不足二十人的企业净流失两点九万个岗位,而五百人以上大型企业仍新增三万个岗位。这种分化暴露出美国小企业在高利率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脆弱性。
ADP首席经济学家内拉·理查森点明症结:“裁员虽未大规模出现,但美国企业正以‘冻结招聘’和‘不填补离职空缺’的沉默策略收缩人力,导致就业被动萎缩。” 这一趋势已酝酿数月——过去三个月ADP就业月均增长仅一点八七万人,创疫情初期以来最低水平。同步佐证的是,六月认为“工作充足”的消费者比例跌至四年低谷。 更深层危机来自美国劳动力供给的“断流”。移民政策收紧导致外籍劳工数量连续两月下滑,相当于劳动力增长减少两百万人,其冲击甚至超过关税影响。布鲁金斯学会最新研究警示,今年美国净移民可能归零甚至转负。这意味着未来每月仅需新增一万至四万个岗位即可维持当前失业率,但代价将是经济增长潜力的永久性损伤。
市场的神经已绷至极点。ADP数据公布后,交易员将七月美联储降息概率从百分之二十推高至二十七点四,押注年底前至少两次降息的筹码激增。所有人的目光聚焦于今晚发布的非农报告。尽管经济学家预期六月新增十一万个岗位,但年初至今非农数据持续“变脸”的教训令人心有余悸——一月至四月数据遭平均每月下调五点五万人,其中三月数据更从初值二十二点八万“腰斩”至十二万。 美国的非农数据,不仅是一个月的就业成绩单,更将成为检验美国经济能否避开“零增长”悬崖的试金石。当劳动力市场的齿轮逐渐卡顿,降息与否的天平两端,美联储的抉择从未如此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