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化性质
保存条件:避光、-20°C储存,避免反复冻融
溶解性:可溶于有机溶剂(如DMF、DMSO)
英文名称:Calcein tetraethylester
中文名称:钙黄绿素四乙酯
CAS:1170856-93-5
分子式:C38H42N2O13
分子量:734.75
激发波长(Ex) :489 nm
发射波长(Em) :515 nm
荧光机制:
酯化形式(非极性)可被动穿透细胞膜;
细胞内酯酶水解乙酯基团,转化为极性荧光产物 Calcein(钙黄绿素) ,滞留胞内并发出绿色荧光。
规格:5mg、10mg、25mg
纯度:95%+
二、使用步骤详解
(一)储备液配制
溶剂选择:
首选无水DMSO(高纯度),避免使用含血清或酚红的缓冲液(会增强背景荧光)。
参考浓度:10 mM储备液(如:7.35 mg Calcein tetraethylester溶于1 ml DMSO)。
溶解技巧:
37℃水浴加热助溶,超声处理5-10分钟。
分装保存:
按单次用量分装,避免反复冻融。
储存条件:-20℃避光;未开封固体有效期2年,储备液需在1个月内使用。
(二)工作液制备
推荐浓度:2–5 μM(根据细胞类型优化,初次实验建议梯度测试)。
稀释方法:用PBS或Hanks缓冲液稀释储备液(如:2 μl 10 mM储备液 + 10 ml PBS → 2 μM工作液)。
(三)细胞染色流程
细胞准备:
贴壁细胞:弃培养基,PBS轻柔洗涤2次。
悬浮细胞:离心收集,PBS重悬。
染色孵育:
加入预热的工作液(100 μl/孔96孔板),37℃避光孵育30分钟。
可选步骤: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孵育15-30分钟以增强水解。
荧光检测:
显微镜观察:直接置于荧光显微镜下(激发滤片485 nm,发射滤片515 nm)。
酶标仪定量:检测激发501 nm/发射521 nm的荧光强度(与细胞活性成正比)。
流式细胞术:细胞消化后重悬于PBS,上机分析。
三、工作原理
Calcein tetraethylester 的工作原理依赖于细胞内酶促水解转化和膜通透性差异,具体分为三步:
(一)细胞渗透性(被动扩散)
该化合物为酯化形式(四乙酯衍生物),具有非极性特性(LogP值≈6.56),能自由穿透活细胞的脂质双分子层膜。这种被动扩散不依赖能量,使其进入细胞。
(二)细胞内水解活化
进入细胞后,内源性酯酶(intracellular esterases)催化水解其乙酯基团,生成水溶性荧光产物 Calcein(钙黄绿素)。此过程不可逆,且依赖细胞代谢活性:
活细胞:酯酶活性高,水解完全,Calcein 积累于胞质;
死细胞或凋亡细胞:酯酶失活或膜完整性丧失,无法完成转化或染料泄漏。
(三)荧光产物滞留
水解后的 Calcein 含羧基(-COOH)和羟基(-OH),呈 强亲水性,无法穿透完整细胞膜,因此被长期滞留于活细胞内。死细胞因膜破损,染料迅速逸出。
四、关联试剂
Cyanine2 NHS Ester
PSMA-ICG,ICG-PSMA
AlexaFluor594 Phalloidin
Alexa Fluor 555 maleimide
4-Diethylamino-piperidine
BODIPY aminoacetaldehyde
IR780 Biotin,IR-780 Biotin
Cyanine5 NHS ester minimal dye
Sulfo-Cyanine5.5-Phenylboronic Acid
IR-808 Maleimide,IR808 Maleimide
Cyanine3-Cholesterol;花菁素CY3标记胆固醇
(本文内容由陕西新研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木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