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媒《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中国最近几周要求在华稀土企业上报具有技术专长的人员名单,旨在确保他们不会向外国人泄露商业机密;另外报道还提到,有关企业名单涉及涉及稀土的上下游企业,包括稀土加工企业以及利用这些加工过的矿物制造稀土磁铁的企业。
截止到目前为止,《华尔街日报》相关的消息还没有得到任何佐证,但从报道中凸显出的焦虑情绪来看,美国对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任何动作都保持着高度关注,这很可能代表着有关消息并非是空穴来风。
早在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华加征关税之后,中国立即采取反制措施,具体包括对美加征关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稀土开采
中国一套反制组合拳下来,美国明显是被打的有点懵,使得本就被视为“心病”的稀土问题进一步加剧,所以美国方面一直希望中方能够取消涉及稀土的所有出口禁令。
如今美媒传出中国可能会从稀土冶炼技术和人才方面进一步收紧管制力度,必然会加剧美国在稀土问题上的焦虑情绪,以至于让特朗普政府开始病急乱投医。
据路透社报道,稍早前美国通知本国最大的两家乙烷出口商,可以将乙烷装载至前往中国的船只上,但不得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在中国卸船,否则可能面临所载乙烷价值的两倍罚款。
运送乙烷的船只
路透社认为美国此举可能表明即将允许向中国出口乙烷,以此回应中方向一些稀土公司发放出口许可,并表态加快对稀土相关出口许可申请的审查。
简单总结路透社的分析,其实意思就是美国试图用乙烷向中国换取稀土,缓解在稀土问题上的焦虑,但我认为路透社的分析还不够全面,固然美国想用乙烷与中国换稀土,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并不缺乙烷,反而乙烷积压才是美国头疼的问题。
一些媒体指出,美国大约有一半的乙烷出口到中国,不过就在几周前美商务部要求出口商对华出口乙烷时申请许可证。
特朗普
由此可以料想到大量乙烷积压,必然会成为特朗普政府急需要解决的难题,装载到运往中国的船上大概率是把船当成了仓库,方便出口商在获得批准后迅速在中国卸船,减轻国内的库存压力。
可偏偏问题就在于乙烷并不是美国独有的产品,尽管中东和俄罗斯的乙烷成本要高5%左右,但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也不是不可接受,毕竟进口渠道稳定安全,远比成本增加一些要好的多,不至于突然被“卡脖子”。
因此在传闻中国可能继续收紧稀土出口管制力度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试图用一些莫名其妙的举动对华示好,根本就是病急乱投医。
稀土样本
而美国若是想要化解在稀土问题上的焦虑的话,非常有必要向欧盟学习一番,最起码要懂得求人要有一副求人的态度,而不是“既当又立”。
根据路透社的说法,本周三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表示,欧洲请求中方理解欧洲企业的“恐惧和顾虑”,磁铁短缺对欧企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希望下个月中方能解决对欧磁铁出口问题。
另外托莱多还透露,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计划于下个月访华,不出意外的这两位欧盟政要,必然是奔着稀土问题而来的。
冯德莱恩
毫不客气地说,在稀土问题上欧盟已经给美国打了个样,特朗普政府照着学就会把问题简单化,但如果还是那副“既当又立”的样子,那还是继续焦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