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车进入涉县城域,穿过林立的高楼。越过一座大石桥,突然眼前一亮:横空出世一块《将军路》的深红色巨大牌匾,我立即意织到此地不凡,可能是革命老区吧?果然一路上群雕迭出、圣迹频显。“三十万大军出太行”“捷报频传”的巨幅标语雕聚在两侧红色崖壁上,“响堂铺战役”“神头岭战役”的恢宏场景,定格在醒目的赤壁悬崖中。更有一块红色巨碑上大书:《太行山上》
一二九师留火种,
太行山上砺军魂。
袭击鬼孑长生口,
设伏星营七亘村。
炸堡平碉除扫荡,
献猷杀敌化侵吞。
百团大战身名显,
剑指沙场鬼魅昏。
然然,更看到刘伯承、邓小平两大帅的巨雕矗立在涯畔上……红旗漫卷、军号嘹亮、弹药粮草、群情激昂,一泼又一泼的红色铁甲劲旅,席卷了涉县,席卷了华北,席卷了全中国……三十万大军出太行,从赵燕大地出发,越过黄河、挺进大别山,直捣“黄龙府!”我梦中的滚滚铁流,今天终于看到了它的源头。
“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1937年,全面抗战打响,刘邓率9000铁甲深入敌后,扎根深山老林,发动广大群众,高唱抗日战歌,武装穷苦百姓,英勇的抗日队伍——钢铁129师迅速成长壮大,由一棵棵树苗迅速蔚然成林,由一滴滴水珠汇聚成无边海洋。游击战、阻击战、歼灭战、地道战,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狼牙山五壮士、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李向阳,白洋淀的雁翎队,一个英雄连着一个英雄;战天斗地、翻江倒海,在群狼环伺的丛林中,在寇匪呈兇的平原里,在恶虎出没的厓畔上,到处都有“八路军”的身影,到处都有英雄的战士,他们端起了土枪洋枪,他们挥动起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打倒日寇,打倒蒋介石,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他们抱着必胜的信心,立下了决死的壮志,在壮怀激烈、斗志昂扬的“一切为了老百姓”战歌聲中出发了……
毛主席党中央一声令下,三十万大军出太行!趟过泥泞拦路的黄泛区,越过虎狼成群的敌战区……这一宏伟的战略,这一艰难的选择,为此,毛主席曾给岀三个结果,一是全部打烂,彻底失败,二是打出去又被迫撤回来,喜忧参半,其实也是失败,三是打进大别山,直逼南京蒋匪老巢,才能算是战略转移的胜利。刘邓大军肩上的担子可想而知!在他们没有退路的情境下,毫不犹豫,挥师南下,冒着满天风雨雷电,踏着遍地荆棘泥泞,出发!岀发!!出发!!!一阵阵电光烈火轰向南京城,一排排枪刀钊戟挺进大别山。他们终于在大别山站稳了脚,扎下了根,撬动了国民党蒋介石的统治根基,威协到“首都”的安全,造成了我军攻击敌人、各个击破有力的掎角之势。实现了毛主席党中央伟大的战略设想,取得了最好的开局,最终揭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指挥了大决战中的大淮海战役,与华东野战军合兵一处,打碾庄、战宿县、斗阵官庄、围双堆集,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打死黄百韬、丘清泉,打退孙元良、李弥、李延年、刘汝明,俘虏杜聿明、黄维,再挥动百万雄师,一举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捣毁南京反动老巢,殺向江渐闽,转战大西南,直奔西藏高原,红旗插遍全中国。
史书记载,大淮海战役,我以六十万精锐之师决战八十万蒋匪之军,以少胜多,以弱敌强。是我百万军中的精英!他们敢上天擒龙,敢下海捉鳖,敢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因为他们来自昆仑华夏、来自英雄神州、来自贫苦百姓、来自巍巍太行,仅仅涉县一地就涌现了刘伯承、徐向前二位元帅;王树生、肖劲光、陈赓三位大将以及18名上将、28名中将和295名少将,是功高盖世的将帅县,更别说名符其时的将军路了。
今天能坐上豪华大巴,来到太行旅游,来到八路军129师发源地瞻仰,来到曾走岀三十万大军的涉县圣地,真乃三生有幸,不虚度人生了,是我人生的又一高度,可谓高光时刻啊!
当我们结束游程,走出涉县的时候,我又次贪婪地向窗外张望,希望能再次看到那朴素、壮观而伟大的群雕像。不负心愿、不负众望,果然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群雕,一个个光耀中华的英雄,又闪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久久地注目、深深的敬仰……
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