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西华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因股价异常波动引发市场高度关注。针对部分媒体将其列入稀土永磁概念股的报道,公司于6月14日及17日连续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明确澄清主营业务与稀土永磁领域无任何关联,提醒投资者理性看待市场炒作,审慎决策。
华阳新材股价自6月6日最低5元/股启动,至6月17日累计涨幅超66%,期间多次触及涨停板。市场情绪的亢奋与公司基本面形成鲜明反差。据公开资料,华阳新材核心业务为贵金属回收加工,包括铂网产品年产能2500公斤、含贵金属废催化剂年处置能力1000吨,其全资子公司华盛丰公司是国内首家生产硝酸用铂催化网的企业。2024年,公司新增氯化钯等业务,但整体营收仍依赖贵金属加工与贸易,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7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86亿元。
市场炒作的核心误读源于公司全资子公司太原华盛丰贵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该子公司曾涉及“稀土高磁性材料的回收利用、加工”等表述,但华阳新材在公告中强调,其技术储备与业务布局均未延伸至稀土永磁领域。公司明确表示,既无稀土矿资源,也未开展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近期股价波动完全属于市场非理性炒作。
从财务数据看,华阳新材经营压力持续存在。2021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2024年虽实现营收43%的增长,但净利润同比减亏幅度仅1350万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通过土地使用权转让实现非经常性收益1.25亿元,带动归母净利润扭亏至9881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2656万元,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尚未实质性改善。
二级市场层面,华阳新材股价波动加剧。6月16日,公司股价因被误认为稀土永磁概念股,早盘一度跌超7%,随后随市场情绪修复反弹。6月17日,股价在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后,再度涨停至7.68元,但次日即跌停回落至7.61元。资金流向显示,6月1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97亿元,换手率高达31.82%,凸显短期博弈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华阳新材估值已处于历史高位。截至6月20日,公司市盈率TTM为-64倍,市净率达24.59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高负债率进一步加剧风险,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虽较2024年末的92.91%降至84.08%,但仍远超行业安全线。
分析人士指出,华阳新材股价异动本质是市场对“稀土永磁”概念的盲目追逐。在新能源产业热度持续的背景下,稀土永磁板块估值水涨船高,部分资金借题发挥,将业务关联度极低的企业纳入炒作范畴。然而,华阳新材已通过公告明确划清界限,投资者若继续基于错误预期参与交易,或将面临重大风险。
监管层近期对概念炒作保持高压态势。6月以来,多家因概念误读导致股价异动的公司被问询或重点监控。华阳新材的连续澄清,既是对投资者的风险提示,也是对市场非理性行为的回应。在基本面未显著改善前,投资者需警惕概念退潮后的估值回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