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2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对中国全商品增加10%的关税制裁,3月4日正式生效。这意味着特朗普上台不足2个月时间,就已经对中国发起两次关税制裁,额外加征总额度达到20%。在贸易战的持续交锋中,中国手中的反制牌一直备受关注。此前,稀土出口管制彰显了中国在关键资源领域的话语权。如今,一项比稀土技术门槛更高的产业,正成为中国反击美贸易战的又一张有力底牌,那便是无人机产业。
美国农民使用大疆无人机进行播种(资料图)
2023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商务部及海关总署动作频频,发布了一系列无人机出口管制措施,并于特定时间正式实施。2024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规定明确指出,最大持续功率超过16千瓦,专门用于特定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或无人驾驶飞艇的航空发动机,未经许可不得出口。还有满足一定技术指标的专门用于特定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或无人驾驶飞艇的载荷,像具有特定波长范围、瞬时视场角的红外成像设备;作用距离大于5千米的特定合成孔径雷达;能在高于55摄氏度环境中稳定工作,具备多项特性的用于目标指示的激光器;有着特定航向精度、姿态精度和分辨率的惯性测量设备等,都被纳入管制范围。
专门用于特定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或无人驾驶飞艇,且具有特定无线电视距传输距离、一站控多机能力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以及干扰范围大于5千米的反无人机电子干扰设备、专门用于反无人机系统的输出功率大于1.5千瓦的高功率激光器等民用反无人机系统,同样被限制出口。
这些管制措施一经实施,立刻在全球无人机供应链中掀起波澜,最直观的体现便是价格的飙升。在国际市场上,惯性导航传感器价格大幅上涨,以往价格相对平稳的产品,如今售价可能达到原来的数倍。无人机直流电机价格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许多依赖中国电机的国外无人机制造商,面临成本的急剧攀升。热成像零部件价格亦是一路走高,由于其技术含量高,且中国在该领域占据重要的生产地位,出口管制后,国外相关企业获取零部件的难度大增,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中国无人机:技术领航与市场主导
在技术实力上,中国无人机产业处于世界领先位置。欧洲的一些无人机制造商,在技术研发进度上,相比中国要落后约三年时间。中国在无人机的飞控系统、图像处理、通信技术等核心领域,拥有众多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例如,中国研发的高性能飞控算法,能够让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保持高度稳定的飞行姿态,极大地提升了无人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从市场份额来看,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中,有70%至80%的产品由中国制造。无论是在农业植保领域,利用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农田监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是在影视拍摄行业,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设备,拍摄出震撼的画面;亦或是在物流配送方面,部分企业尝试利用无人机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中国的无人机都占据着主导地位。以美国市场为例,其国内使用的商用无人机,大部分都来自中国企业,在许多城市的上空,时常能看到中国品牌的无人机忙碌作业。
无人机(资料图)
回顾2017年至2024年,美国对中国无人机企业发起了一系列制裁举措。2017年,美国以所谓“安全威胁”为由,对部分中国无人机企业的产品进行调查。随后几年,陆续出台多项禁令,限制中国无人机进入美国政府相关项目以及一些敏感领域。2024年,制裁进一步升级,试图从供应链、技术交流等多方面对中国无人机企业进行全方位打压。
然而,美国不得不面临现实的困境,最终选择解禁中国无人机。美国国内对无人机的需求极为旺盛,无论是商业领域的应用,还是一些基础设施的巡检等工作,都离不开无人机的助力。但美国自身的无人机产业,无法满足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无人机出口管制后,美国市场上无人机及相关零部件供应短缺的问题愈发严重。许多美国企业抱怨,无法获得性能优良、价格合理的无人机产品,导致业务受到极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得不重新考虑对中国无人机的禁令,选择解禁以维持国内相关行业的正常运转。
严控出口的深远战略考量
在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欧美军工巨头存在利用中国零件组装低成本军用无人机的现象。他们通过采购中国生产的高性价比零部件,组装成价格相对较低的军用无人机,在国际军贸市场上销售。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中国军贸高端产品的市场空间。中国对无人机出口进行严格管控,能够从源头上减少关键零部件的外流,维护自身在军用无人机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推动中国军用无人机产业朝着更高质量、更具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
消费级和商业无人机在局部冲突中存在被滥用的风险。这些无人机成本相对较低、操作较为简便,可能被一些非正规武装力量获取并用于侦察、袭击等活动。通过严格管控无人机出口,能够降低这类无人机流入冲突地区的概率,减少因无人机滥用带来的安全隐患,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无人机(资料图)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在物流配送、城市管理、应急救援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国通过对无人机出口的管控,能够将更多资源集中于国内低空经济的发展。在国内,加大对无人机技术研发、应用场景拓展的投入,培育更多相关企业,完善产业链,确保在全球低空经济竞争中占据领先优势。
美国在贸易战中,对中国实施了芯片制裁等一系列措施,试图限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国对无人机出口进行管制,便是在贸易战背景下的有力反击。无人机产业作为中国具有显著优势的高科技产业,通过出口管制,能够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冲击,让美国认识到贸易战对其自身也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促使美国重新审视其贸易政策。
中国无人机产业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将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其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也将愈发重要,对于中美贸易关系的走向,乃至全球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态势,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的这张无人机底牌,在贸易战的博弈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