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政府于6月21日正式宣布,将钴出口临时禁令再度延长三个月。这一决定由该国战略矿产市场监管局作出,理由是市场库存量持续维持高位。此次延长措施适用于刚果(金)境内所有形式的钴开采活动,涵盖工业、半工业、小规模及手工开采等各个层面。
供应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刚果(金)在全球钴供应体系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4年该国钴矿储量达600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55%。同时,刚果(金)钴矿年产量约22万吨,在全球28.8万吨总产量中占比高达76.4%。这种高度集中的供应结构使得该国政策调整对全球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钴原料消费国,对刚果(金)的依赖程度极高。2024年中国累计进口钴湿法冶炼中间品62.9万吨,其中来自刚果(金)的进口量达62万吨,几乎占据全部份额。由于海运周期约为三个月,此次禁令延长将直接影响6月至12月期间的原料供应,国内钴冶炼企业面临实质性原料短缺风险。
价格走势迎来转折契机
钴价格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大幅波动。从2022年3月的57万元每吨高位,一路下跌至今年2月的16万元每吨历史低点。首轮出口禁令实施后,电解钴价格快速反弹至25万元每吨,随后回调至23万元每吨附近震荡。
本轮禁令延长预计将对供需平衡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按照7个月禁令期计算,预计将影响刚果(金)约12.8万吨的钴出口量。这一数字占2024年全球钴年产量的40%以上,足以改变整个行业的供需格局。在印尼湿法镍伴生钴增量相对有限的背景下,全球钴市场可能从供应过剩转向短缺状态。
6月23日,长江现货1号钴单日上涨2.2万元,报收25.6万元每吨,创下近十年来最大单日涨幅。电解钴、四氧化三钴等钴系产品也出现0.5万元至0.9万元不等的涨幅。不过,价格上涨目前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上游环节,尚未向下游钴酸锂等电池材料领域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