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存款市场经历了剧烈的波动,为即将到来的2024年蒙上了一层阴影。数据显示,尽管1月至9月居民存款激增14.42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但这背后是三年疫情阴霾下,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失业、疾病、经济下行风险迫使他们将资金寻求安全港湾,而股市、楼市和基金市场的风险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趋势。然而,盛况未能持续。10月份,居民存款骤降6369亿元,这一逆转值得深思。
这背后主要有两个因素相互作用。首先,持续下调的存款利率降低了储蓄的吸引力。低利率环境下,许多人选择将资金转向消费或其他投资渠道,以寻求更高的回报,或至少保值增值。其次,经济下行压力导致居民收入普遍下降,生活成本却居高不下,这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减少,积攒财富变得更加困难。在高通胀的压力下,很多人甚至难以维持基本生活,更遑论存钱了。
近期,某知名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个人存款超过30万元的储户占比不超过30%。这意味着,超过70%的中国家庭的银行存款不足30万元。这一数据引发了广泛争议。许多网友认为30万元并非巨款,甚至不足以支付一套房产的首付。然而,我们认为,该数据反映了中国家庭的普遍财务状况。30万元存款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仍然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门槛,这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低收入高支出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大多数中国家庭的月收入仅在3000元至6000元之间,月收入超过7000元的家庭比例仅为3%。与此同时,生活成本持续攀升,子女教育、医疗支出、日常消费等开销不断增加,吞噬着家庭的大部分收入。在收支难以平衡的压力下,许多家庭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更谈不上攒钱了。大部分家庭的存款额度都在10万元以下,30万元存款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第二,沉重的债务负担让储蓄成为奢望。房贷、车贷、消费贷等各种贷款压在许多家庭身上,每月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偿还债务,仅剩少量的可支配收入用于维持基本生活。以房贷为例,全国房贷总额高达39万亿元,房奴数量超过2亿,再加上共同还贷的人数,负债家庭的数量更是惊人。在高房价的背景下,能够按时还清贷款已经实属不易,更别提存下30万元了。
第三,P2P暴雷事件对中产家庭造成巨大打击。几年前,P2P理财一度盛行,高额的投资回报率(高达20?0%)吸引了众多中产家庭,他们认为银行存款利率过低,转而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P2P产品。然而,P2P行业的集体暴雷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毁灭性打击,许多人血本无归,原本可观的积蓄化为乌有,甚至连30万元都拿不出来了。
总而言之,2023年中国存款市场的波动反映了中国家庭的真实财务状况:低收入、高支出、高负债,以及过去投资失利的阴影,共同构成了中国家庭难以积累财富的困境。30万元存款并非如部分网友所言的“小数目”,而是对大多数中国家庭而言,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财务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