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专家再谈如何解决中国楼市难题,或大概率是对的
迪丽瓦拉
2025-06-21 11:07:51
0

中国楼市在2023年遭遇“量价齐跌”的困境,尽管政策利好频出,效果却并不显著。经济学家马光远为此提出一个颇具争议的解决方案:拆除全国三分之二建于2000年之前的“老破旧”房屋,以制造人工短缺,刺激市场需求。这一方案引发业内热议,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困难重重,我们认为其可行性极低。

马光远的方案并非完全没有先例。它与前些年的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拆除老旧房屋,给予居民高额补偿款,刺激其购房需求,同时政府收回土地,再开发成高档住宅、商业地产等,从而盘活楼市。

然而,将此方案大规模推行面临三大不可逾越的障碍:

第一,拆迁规模浩大,时间成本极高且资源浪费严重。 仅2000年之前的房屋就高达2.57亿套,即使全部符合拆迁条件,完成拆除也需数十年时间。此外,许多老房虽然年久失修,但仍可居住,强行拆除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还可能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偿失。

第二,拆迁成本高昂,补偿款难以承受,且可能遭遇钉子户阻挠。 当前高房价导致拆迁补偿费用居高不下。即使在中小城市,每户补偿款也可能超过200万元,一线城市则可能高达400-800万元,这对于地方政府财政而言是巨大的压力。更重要的是,高额补偿款也未必能满足拆迁户的置业需求,部分居民可能因故土难离或其他原因选择“钉子户”,阻碍拆迁进程。

第三,即使完成拆迁,也无法保证新房销售回暖,居民购房信心不足。 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房企债务危机、烂尾楼频发、房屋质量堪忧等。即使拆迁户获得巨额补偿,也可能因对市场缺乏信心而不敢购房,或者选择谨慎观望。开发商的资金链紧张也可能导致偷工减料,进一步降低购房者的信心。

总而言之,虽然马光远的方案在理论上有一定逻辑,但其忽视了中国楼市复杂且严峻的现实困境。在解决房企债务危机、提高房屋质量、恢复居民购房信心等问题之前,单纯依靠拆除老旧房屋来刺激市场需求,无疑是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加剧市场风险。 因此,我们认为,马光远的建议,最终只能停留在纸面之上。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广发基金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云计...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此次新增的一级交易商...
湖北国资:一年收了4家上市公司... 你好,我是涛哥,专注于并购重组投资。这是涛哥的第69篇原创文章。 2024年,湖北国资收了4家上市公...
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 5月6日,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5.11%,总市值65.05亿元。 异动分...
红利策略进化论:从防御盾牌到现... 当前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近期各类关税消息虽然层出不穷,但A股基本走出脱敏行情,相关板块波...
原创 腾... 海内外大厂大模型研发正在进入新升级周期,为了加速补齐技术短板,腾讯混元近日进行了大幅架构调整,重构研...
特斯拉一季度净利锐减71%!马...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他计划在5月“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以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