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收益榜提前“剧透”:创新药包揽TOP10八席,年内首只翻倍基诞生
迪丽瓦拉
2025-06-19 18:40:01
0

年内收益排名靠前基金,仅统计A类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叶青 见习记者 栗鹏菲 北京报道

2025年基金业绩排行的头部阵营,几乎清一色打上了创新药的烙印。据Wind数据,在今年基金收益TOP10中,除了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之外,其余8只基金一季度均重仓了创新药。这场始于年初的结构性行情,在政策持续催化与技术突破的共振下,演变为贯穿上半年的投资主线。

其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年内98.66%的惊人回报率一骑绝尘,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在2025年6月12日的净值涨幅已达103.67%,成为2025年首只“翻倍基”。而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则以75.69%的收益率紧随其后,两者差距拉大至近23个百分点。

医药“新一姐”:创新药出海将成未来主线

张韡布局创新药已久。在2023年的季报中,她关注全球NASH、老年痴呆ADC、减肥药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判断全球创新有望迎来新周期,于是布局了创新药企业以及传统仿制药公司转型创新药成功的潜在标的。

进入2024年,虽然创新药行业基本面持续验证,股价表现依旧不尽如人意。张韡持续看好产品有竞争力和成长空间的pharma和biotech,同时开始关注中国创新药出海全球,并认为这将是医药行业未来几年最重要的主线。

业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张韡之所以对变化敏感,是因为她熟悉肿瘤治疗。每年五月,主观基金经理群聚奥马哈‘朝圣’,她都是奔赴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学习。”

公开资料显示,张韡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主修生物学专业。在研究生阶段,她进入康奈尔大学,攻读生物医学方向,并参与了与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合作的联合医学项目。该项目专注于肿瘤学研究,为她后续在医药领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由此,在TMT基金经理加班学习ADC、CAR-T、双抗、TCE、各类靶点的时候,张韡已在今年的一季报中明确表示:2024年license-out海外大药企的交易占比接近30%,这一交易占比有望在3—5年转化成全球销售额,全球5000亿美金+的新药市场。这将是医药行业未来几年最重要的主线。

创新药板块的强势逻辑

政策、技术与商业化进程的三重共振,构筑了创新药行情的坚实基底。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的集采优化信号确实为医药行业注入了强预期,尤其是在支持创新药发展方面。同时,AI技术的深度介入、license-out交易的频繁发生以及多款国产创新药进入医保放量阶段,标志着中国创新药产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研发效率和国际化能力,也为创新药企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和盈利模式。

市场也在用真金白银投票。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等企业股价年初即开启翻倍之旅,荣昌生物港股年内涨幅突破200%大关。这些个股恰恰是绩优基金的核心持仓——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前十大重仓股全数为港股创新药企,长城医药产业精选等产品同样高度聚焦该领域。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放眼3—12个月,医保丙类目录(作为基本医保的有效补充,聚焦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显著但超出保基本定位的药品)将于2025年9月完成评审,年内正式落地,标志着中国创新药支付从“医保依赖”转向“商保+医保双轮驱动”,将显著提升患者对高价创新药的可及性,预计对创新药板块形成重大催化。

与此同时,薛洪言认为,AI与药物研发的融合浪潮势不可挡——英矽智能、晶泰科技等先锋企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研发周期缩短30%、成本降低50%的突破,正引领全行业效率变革,相关企业估值体系面临重构。

值得注意的是,薛洪言强调,短期内,板块年内累积涨幅已部分透支预期,叠加ASCO、EULAR等重要会议落幕,利好兑现,创新药板块可能面临阶段性波动。

创新药持仓现“多空对决”

尽管医药板块整体表现亮眼,但基金之间的业绩分化也较为明显。部分医药主题基金由于未能及时调整持仓结构或错过港股创新药的结构性机会,导致年内收益为负。例如,永赢医药健康A虽然重仓了华大智造贝瑞基因等涨幅较大的个股,但由于整体仓位分布不合理,年内最大回撤仍高达23.17%。

从机构观点来看,对创新药板块持乐观态度的依然占据主流,但分歧也开始出现。

平安医药精选股票基金经理周思聪表示,2025年有望成为创新药企业收入集体放量的起点。经过2024年的医保谈判,80%的A股和港股创新药公司或将在今年迎来产品收入放量期。预计从今年中报开始,市场将看到创新药企业收入的集体改善,这将吸引更广泛的资金关注。虽然短期创新药与AI、机器人等板块争夺市场资金,但随着全市场基金和长期资金对创新药的持续关注及入场,市场的筹码结构有望发生变化,创新药行情的波动性也可能会显著降低。

融通健康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万民远表示,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国际化布局,中国创新药产业趋势长期向好,这也是国内医药投资最重要、弹性最大的主线之一。但他也表示,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创新药上市公司,部分资金可能会忽略创新药企业背后风险。个别上市公司股价虚高,甚至出现了估值泡沫。

不过,兴证全球基金隋毅则分析指出,年初以来,创新药板块估值经历了从极致压缩到合理恢复的过程,哪怕到现在为止,还是有很多质地比较好的创新药公司,其估值处于合理甚至偏低估的状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广发基金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云计...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此次新增的一级交易商...
湖北国资:一年收了4家上市公司... 你好,我是涛哥,专注于并购重组投资。这是涛哥的第69篇原创文章。 2024年,湖北国资收了4家上市公...
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 5月6日,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5.11%,总市值65.05亿元。 异动分...
红利策略进化论:从防御盾牌到现... 当前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近期各类关税消息虽然层出不穷,但A股基本走出脱敏行情,相关板块波...
原创 腾... 海内外大厂大模型研发正在进入新升级周期,为了加速补齐技术短板,腾讯混元近日进行了大幅架构调整,重构研...
特斯拉一季度净利锐减71%!马...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他计划在5月“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以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