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其低碳转型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报告聚焦山东、河南两省养殖业用能情况,通过调研分析现状、挑战并提出建议。
一、调研背景与方法
我国畜牧业电力需求增长显著,“十三五”期间对农业用电量增长贡献率达42.1%,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0.1%。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巨大,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潜力约20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3万亿千瓦时。报告选取山东、河南的临沂、泰安新泰、南阳方城三地,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剖析养殖业能源转型情况。
二、主要发现
1. 用能现状:山东养殖业高度依赖煤炭,17家养殖场中13家(76.47%)用煤取暖,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仅29.41%;河南以电力为主,未发现用煤,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26.67%。两省龙头企业引领可再生能源使用,如牧原股份推动光伏项目。
2. 共性问题:可再生能源使用意愿低,山东仅6.67%、河南13.3%的养殖场有计划。原因包括成本高、场地改造难、市场行情差、土地性质限制、认知不足、政策不稳定、可再生能源不稳定等。
3. 差异因素:山东以家禽为主,取暖用煤需求大;河南以生猪、蛋禽为主,用电需求更均衡。河南政府监管和支持力度更大,山东在散煤治理监管上有所放松,支持力度不足。
三、面临挑战
1. 成本问题:光伏设备投资高,1000平米屋顶投资约40万元,运行成本也较高。
2. 技术应用:沼气技术效率低,空气能热泵在北方冬季效率下降。
3. 政策力度:政策连续性不足,补贴主要针对户用,养殖业补贴落实不到位。
4. 市场障碍:交易机制不公平,如“委托养殖”模式下企业压价。
5. 认知与审批:养殖户对可再生能源存在误解,审批流程繁琐,土地性质限制多。
6. 电网容量:局部电网承载力不足,影响光伏项目并网。
四、对策建议
1. 财政补贴:提高清洁取暖设备补贴额度,提供差异化补贴,支持规模以下养殖户,建立旧设备淘汰审核和报废补贴政策,创新绿色金融工具。
2. 优化审批:设立审批绿色通道,整合资源实现一站式服务,简化备案手续,完善上网电价机制。
3. 技术与电网:加强技术研发,降低成本,构建多能互补系统,改造电网提升消纳能力。
4. 培训与标准:基层政府和行业协会举办培训,建设示范项目,加强宣传,完善行业标准。
5. 企业责任: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合作机制支持中小养殖户,公开社会责任报告。
养殖业能源转型对“双碳”目标至关重要,需政府、企业、养殖户共同努力,推动行业向低碳、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