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特朗普 2.0” 时代的剧情可谓跌宕起伏。看似在权力巅峰风光无限的特朗普,实则也难以逃脱美国制度框架的诸多掣肘。
当地时间 4 月 2 日,特朗普宣布 “解放日” 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伙伴挥舞起关税大棒,这一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国际经济的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消息一出,国际社会一片哗然,各国纷纷对美国此举表示强烈谴责和担忧,因为这一政策不仅破坏了全球贸易秩序,还可能引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特朗普这一激进政策,立即在美国国内遭遇强大阻力。民主党人迅速行动起来,对特朗普发起猛烈抨击,质疑该政策的合法性。在他们看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尤其是那些依赖国际贸易的产业和中小企业。12 个州更是联合起来,以法律为武器,对特朗普提起诉讼,试图阻止这一政策的实施。这 12 个州的经济结构多样,其中不乏依赖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州份,他们深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给本州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因此决定挺身而出,捍卫自身经济利益。
历经一番波折,当地时间 5 月 28 日,美国联邦法院做出裁决,判定特朗普在 4 月 2 日宣布的关税政策属于 “越权” 行为。纽约曼哈顿的国际贸易法院给出了明确解释:美国宪法明确赋予美国国会独家权力来规范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总统以保护美国经济为由行使的紧急权力,不能凌驾于国会的这一权力之上。这一裁决犹如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笼罩在全球贸易上空的阴霾,给那些因特朗普关税政策而陷入困境的国家和企业带来了一丝希望。
此次诉讼的发起者,是美国非营利、无党派诉讼机构自由正义中心,他们代表五家深受关税影响的美国小企业提起诉讼。别看这只是五家小企业,但他们背后反映的是无数受关税政策冲击的美国企业的心声。这一诉讼成为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首次重大法律挑战,意义非凡。这些小企业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下苦苦挣扎,成本大幅上升,市场份额不断萎缩,生存面临严峻考验。他们希望通过法律途径,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也为美国的经济秩序发声。
虽然这场法律战才刚刚拉开帷幕,后续可能还会经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中美之间 90 天关税缓冲期或许都难以看到最终结果。但仅从目前的裁决来看,特朗普想要继续肆无忌惮地推行关税政策,难度大增。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态也因这一裁决发生微妙变化,民主党人自然是欢欣鼓舞,将此视为对特朗普政府的一次重大胜利,他们也将借此机会进一步向特朗普施压,在更多政策问题上展开博弈。而特朗普及其共和党内部,面对这一裁决,必然不会轻易妥协,可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反击,双方的矛盾或许将进一步激化。
从军事战略的角度类比,特朗普发动的这场关税战,就如同一场仓促发动且战略规划混乱的军事行动。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出击,必然会陷入被动局面。他的关税政策缺乏深思熟虑,没有充分考虑到国内外各方的利益和反应,导致美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陷入孤立,也让美国国内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在关税战的战场上,美国内部出现了严重的 “分裂” 迹象。那些依赖自由贸易的民主党州,经济受到重创。货架上商品种类减少,本土生产产业的原材料进口成本大幅上涨,供应链重组困难重重,金融市场也因此动荡不安。相比之下,共和党的利益基本盘多在国内,且提前做了一些避险措施,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这种内部的差异,也加剧了美国国内政治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
如今,特朗普在关税战中已然陷入困境,他是否还有资格继续这场毫无胜算的冲突,值得怀疑。在之前与各国的交锋中,美国的诸多弊端暴露无遗。一些关键领域,美国不得不寻求与外界合作,以维持自身的运转。比如在某些高科技产业,美国虽然拥有先进技术,但在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却依赖进口。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使得原本顺畅的合作关系变得紧张,美国企业面临原材料短缺、成本上升等问题。
而中国在这场关税博弈中,始终保持着坚定的立场和冷静的应对策略。中国迅速采取反制措施,精准回击美国的关税挑衅,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定力和应对能力。中美之间 90 天关税缓冲期的开启,为双方的进一步谈判和协商创造了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原则,既不轻易妥协,也不主动挑起争端,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积极推动全球贸易秩序的稳定和发展。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被裁定越权,中国在这场博弈中似乎已经占据了有利地位,第二局博弈或许真的有 “躺赢” 的可能。但中国不会掉以轻心,将继续密切关注局势发展,灵活应对各种挑战,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全球经济稳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