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迎来里程碑式变革——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正式发行。
作为中国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核心实践,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推出,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从“规模驱动”向“回报导向”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华夏基金旗下首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华夏瑞享回报混合(A类024443;C类024444),凭借其“非对称双向激励”费率机制和明星基金经理王君正的掌舵,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创新收费模式,共绘双赢蓝图
华夏瑞享回报混合基金,作为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的一员,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创新的收费模式。
过去传统的基金产品,大多采用固定费率模式,不管基金业绩如何,管理费都“旱涝保收”。这就形成了一直被大家诟病的“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痼疾。
而华夏瑞享回报混合基金采用的新型浮动费率机制,其基金管理费由固定管理费、或有管理费和超额管理费三部分组成,其中或有管理费和超额管理费会根据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长和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水平,分档收取。
具体而言,当投资者赎回、转出基金份额或基金合同终止的情形发生时,持有期限不足一年,管理费按1.20%的年费率收取;持有期限达到一年及以上,若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同期的年化收益率(扣除超额管理费后)6个百分点以上且持有收益率为正,按1.50%收取;若持有期间的年化收益率跑输业绩比较基准3个百分点以上,按0.60%收取;其他情形按1.20%收取。
这种“非对称性双向激励”机制,通过“易下难上”的设置,既鼓励管理人追求超额收益,又充分让利投资者,通过费率下调减轻投资者在业绩不佳时的负担,真正把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的利益紧密绑定,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从投资者的角度,新型浮动费率的模式好处多多。在市场行情不好,基金业绩下滑时,较低的管理费率减轻了亏损的“痛感”。而当市场回暖,基金业绩出色时,投资者收获了丰厚的投资回报,多付一点管理费也是心甘情愿。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为了获得更高的管理费收入,基金公司必须全力以赴提升投研能力,精心挑选投资标的,合理配置资产,努力获得更多超额收益。
从整个基金行业看,业绩导向的管理激励让基金经理更加注重长期业绩,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促使整个基金行业朝着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推出,首次将基金管理费率细化至“单客户、单份额”维度,实现“千人千面”的差异化收费,有望重塑公募基金行业的生态,为投资者带来更优质的投资体验。
王牌基金经理掌舵,投资实力有保障
浮动费率基金的推出,对各家基金公司的投研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主动管理能力更强的基金经理、投研实力更强的基金公司无疑将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
华夏基金作为首批全国性基金管理公司,1998年成立,打造了业内最大的买方投研团队之一。截至2025年一季末,资产管理规模已超18386亿元,位列行业第二。
主动权益类一直是华夏基金的优势所在,目前基本形成了平台化、体系化、专业化的研究团队,多策略、多风格、全天候的投资团队。Wind数据显示,2003年-2005年华夏基金发行成立的混合型基金产品,至今已有约20年,5只产品平均年化回报为13.72%,最高年化回报达17.89%,真正为投资者实现了长期超额收益。(数据截至2025年2月27日)
此次发行的华夏瑞享回报混合,拟任基金经理王君正,具有超16年证券从业经验,其中11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专注大盘成长风格,坚持“定量+定性”结合,偏好长期ROE高且稳定的成长个股,聚焦金融地产、消费医药、科技制造等核心赛道。
目前,王君正共管理3只权益类基金,合计在管总规模达134.18亿元。截至2025年5月27日,王君正的代表作华夏回报A(002001.OF)和华夏回报2号(002021.OF)近一年收益率分别为4.35%和4.45%,优于业绩比较基准2.82%和2.92%。华夏信兴回报A(019470.OF)取得任职回报7.95%,对应年化回报5.18%。
在浮动利率基金中,业绩比较基准除了是对业绩的考核,还相当于基金投资的“锚”。可以明晰投资风格、约束投资行为、杜绝基金风格漂移,提升投资策略的稳定性。
华夏瑞享回报混合的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60%+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20%+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20%。基金的投资组合中,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95%,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占股票资产的比例不高于50%。
业绩基准反应了基金经理的长期投资理念,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时代背景下,成长方向中长期市场机遇丰富。中证800指数由中证500和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大中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截至5月27日,中证800指数近十年PE(TTM)估值分位点为48.92%,估值处于相对低位,也表征着成长方向的逢低布局机遇。
王君正表示,当前以AI为核心,中国资产重估行情的现实基础牢固,市场或重新评估中国企业在科技上的“硬实力”。2024年9月24日以来,市场信心大幅回升,市场持续活跃。对比中美“核心资产”,中国在新一轮复苏当中,优质企业展现更大的发展动能,像汽车、创新医药、AI终端与应用等新兴科技产业成长势头不减,消费、医药、家电等行业估值合理且具备反转动能,可更多关注相关投资机遇。
未来,随着投资者长期理念的成熟与行业能力的提升,浮动费率基金有望成为连接居民财富与资本市场的重要纽带。华夏瑞享回报混合将不断助力更多投资者实现长期投资、获得长期超额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