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中国零售渠道演变趋势-Nielsen
报告共计:22页
2025中国零售渠道演变趋势总结
一、整体市场表现与渠道分化
2024年1-11月,中国全渠道重点快消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8%,较2023年同期的1.4%显著回暖,其中线上渠道增长10.8%,线下渠道微降0.7%,“以价换量”成为销售回升的主要策略。消费诉求的分层推动零售业态加速分化,不同渠道基于价格、体验、即时性、高频刚需等核心优势形成差异化定位:
- 价格导向:线上渠道、折扣超市凭借价格优势吸引对性价比敏感的消费者。
- 体验导向:会员店通过忠客回馈与高质选品、内容电商以直播试用模式、大卖场凭借品质保障与店内体验,满足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需求。
- 即时性导向:便利店、零食店、O2O平台聚焦即时消费场景,满足应急与顺手消费需求。
- 高频刚需导向:标超、小超以三餐食材与日常补货为核心,覆盖社区高频消费。
二、核心渠道发展特征
1. 小型化与社区化
门店小型化成为主流趋势,社区店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全国社区店在现代渠道中的数量占比达52%,较2020年增加6%。小超渠道下沉至低线市场,2024年新开店中36%位于地级市,24%位于县城,但市场高度分散,TOP10连锁品牌门店数占比仅6.3%,且以社区便利型本土品牌为主。便利店增速放缓,新开店地理分布从沿海向中西部及北部扩散,增长重心转向区域市场。
2. 生鲜化与品类结构调整
生鲜成为商超核心引流品类,2024年大卖场超市购物者中,43%因新鲜水果蔬菜到访,生鲜门店数增速显著高于整体业态。小型超市通过源头直采、标品化包装(如冷冻蔬菜销售额同比提升2倍)与小包装策略,平衡运营效率与消费者尝新需求。大卖场则通过场景化设计(如移除强制动线、增设餐饮区)提升体验,带动关联销售。
3. 折扣化与价值升级并行
消费者对基础生活品追求极致性价比,推动折扣电商、零食店等业态高速增长(折扣电商销售额增长35%,零食店增长20%)。同时,健康、便捷、情绪价值类商品需求旺盛,82%消费者愿为健康产品支付溢价,66%愿为便捷性与情绪体验多消费。企业需在价格让利(如包装蛋均价下降12%、额增13.3%)与价值升级间寻找平衡,避免陷入单纯价格内卷。
三、驱动因素与未来展望
零售格局演变由人口结构(城镇化、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经济周期(消费信心低迷、收入分化)、技术升级(AI、大数据优化供应链与用户运营)共同驱动。展望2025年,渠道发展将呈现三大方向:
- 小型化深化:传统卖场通过面积缩减、品类优化转型,小业态在区域市场仍有渗透空间。
- 生鲜精细化:预包装、预制菜等品类增长潜力大,需优化陈列与服务提升坪效。
- 折扣与价值平衡:基于人群洞察动态调整货盘与价格策略,以“好货不贵”满足多元需求。
技术赋能将成为关键,通过AI优化供应链、大数据精准选址与选品,推动零售效率提升与体验升级。未来,渠道竞争将聚焦于精准满足细分需求,在效率与体验、价格与价值间实现动态平衡。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