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矛盾 解药在“被尊重”
迪丽瓦拉
2025-05-13 13:15:03
0

王志高

据5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已超3000万,却仍面临“好保姆难求”的困境。消费者抱怨“服务质量像开盲盒”,从业者苦于“低人一等”的职业标签,市场陷入“高需求与低认同”的撕裂状态。

当下家政服务的矛盾,本质是一场“职业价值”的错位。一边是市场对专业化、标准化服务的迫切需求,月薪过万的“金牌月嫂”一岗难求;另一边却是从业者普遍遭遇的“隐形歧视”——“不过是个保姆”的偏见根深蒂固。这种错位直接导致行业陷入恶性循环:社会轻视让从业者缺乏职业自信,流动性居高不下;而频繁换人又加剧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质疑,进一步强化偏见。破解“保姆荒”,不能只盯着“多培训”,更要解决“被尊重”的问题。

职业尊严的缺失,正在扼杀家政业的专业潜力。在德国,养老护理员需接受三年制职业教育,其社会地位与护士相当;在日本,“介护福祉士”需通过国家考试,收入甚至超过普通白领。反观国内,尽管“河北福嫂”“八桂家政”等劳务品牌已开始推行标准化培训,但许多学员结业后仍要面对雇主的“使唤下人”式对待。上海一位养老护理员吐槽:“老人家属常当面说‘花钱雇你就要听话’,却没人问过我考了多少个专业证书。”当技能提升无法换来社会认同,职业化自然沦为空中楼阁。

重塑家政业的尊严,需要一场全社会的“认知革命”。政策层面,不妨借鉴菲律宾“家政外交”经验,将家政服务纳入国家职业技能认证体系,让“持证上岗”成为社会共识;企业端可探索“员工制”管理模式,为从业者缴纳社保、提供晋升通道,打破“临时工”标签。而更关键的是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当年轻人愿意为“整理收纳师”每小时数百元的服务买单,却对“保姆”锱铢必较时,恰恰暴露了我们对体力劳动的傲慢。试想,若雇主能像尊重医生一样尊重育儿嫂的专业建议,像配合健身教练一样配合养老护理员的工作,行业生态岂会不焕然一新?

“保姆荒”是一面镜子,照见的是我们对劳动价值的认知狭隘。在老龄化与三孩生育政策叠加的今天,家政服务早已不是简单地“找人干活”,而是关乎民生幸福的社会刚需。与其焦虑“3000万不够用”,不如先回答:我们是否准备好了给这3000万人应有的体面?只有当“保姆”不再被默认为“低端职业”,当从业者能自豪地说出“我是家政规划师”,这个行业才能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毕竟,没有尊严的职业,永远等不来春天。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广发基金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云计...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此次新增的一级交易商...
湖北国资:一年收了4家上市公司... 你好,我是涛哥,专注于并购重组投资。这是涛哥的第69篇原创文章。 2024年,湖北国资收了4家上市公...
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 5月6日,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5.11%,总市值65.05亿元。 异动分...
红利策略进化论:从防御盾牌到现... 当前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近期各类关税消息虽然层出不穷,但A股基本走出脱敏行情,相关板块波...
原创 腾... 海内外大厂大模型研发正在进入新升级周期,为了加速补齐技术短板,腾讯混元近日进行了大幅架构调整,重构研...
特斯拉一季度净利锐减71%!马...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他计划在5月“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以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