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上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美国“底牌”已耗尽?
据环球网近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任期执政满百日,从美股到美元再到美债,美国金融市场遭遇多次“过山车”式的震荡。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录得数十年来最大单周涨幅,“避风港”地位受到质疑。“债务时钟令人恐惧。”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曾直言。他所说的,是美国“债务时钟”网站显示的统计数据。目前,美国国债总额已超过36.8万亿美元。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近期发布一份报告,警告美债的“庞氏骗局”正在进入濒临破产的前夜。
美债信用滑坡并非突发事件。2011年标普首次剥夺美国AAA评级时,北京金融街的交易员们还忙着抄底。但这次不同——美联储暴力加息导致美债市场流动性枯竭,30年期美债单日波动幅度竟超过美股,昔日"全球资产定价之锚"正在变成"风暴眼"。更致命的是,美国债务上限闹剧已成年度大戏,2023年联邦政府利息支出首超军费,相当于每天睁开眼就要偿还20亿美元利息。
美元(资料图)
第二件事:王毅火速对美交底!
据光明网近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席金砖正式成员和伙伴国外长会,讨论加强多边主义这一会议主题。王毅说,解决世界上问题的出路在于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扩员后的“大金砖”应当继续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捍卫多边贸易体制,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王毅强调,时代不容倒退,公道自在人心,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各国都应做出选择。
而中国的答案是,如果执意要打,我们奉陪到底;如果准备要谈,就要平等尊重。这句话我们已经在最近强调了好几次,美国多番试探跟中国的谈判事宜,我们给出的回答也是这样的,要谈敞开大门,要打奉陪到底。而谈判的前提是平等尊重互惠,只要美国能做到,何愁中美不能一起坐上谈判桌?坦白讲,现在王毅外长公开点名美国,其实已经不是要指望美国做出什么改变了。
法新社提到,此次会晤正值世界经济的关键时刻,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因美政府全面加征关税而大幅下调了经济增长预期。路透社称,此次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将就如何共同捍卫全球贸易体系,以及协调应对美国政府关税的措施进行讨论。预计此次会议将发表一份联合声明,批评贸易领域的“单边措施”。
特朗普(资料图)
第三件事:中美关系或迎大变
据环球时报近日报道,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美国总统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珀杜在中美关系因贸易问题而紧张之际就任该职位,引发外媒关注与讨论。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在就职典礼上,特朗普表示,珀杜将帮助处理美国最复杂、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之一。特朗普还说:“在现在这个时机,我认为只有你能胜任这个角色,我相信你会做得非常出色。”特朗普还说到,珀杜将致力于促进美国利益和“印太地区”的稳定。
珀杜在参议院的投票中获得了67票赞成票,51名共和党人、15名民主党人和1名独立议员投票支持珀杜。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爱达荷州共和党人里奇(Jim Risch)在投票前表示,珀杜的提名“肯定是此次将作出的最重要任命之一”。在开始自己的政治生涯之前,现年75岁的珀杜曾有近40年商界履历,在锐步和美国折扣零售商Dollar General等企业担任过一系列高级管理职位,曾先后出任这两家企业的CEO。珀杜也曾在亚洲工作居住。
戴维·珀杜(资料图)
当然,真正让国际社会侧目的,还是戴维在参议院任职期间的对华立场。2019年,他作为“美中工作小组”成员访华后,曾公开呼吁美国要“清醒应对中国竞争”,并多次联名致信美国务院,要求警惕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美国利益的冲击。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在2020年接受美媒CNBC采访时直言:“美国必须建立更强大的海军,以应对中国在太平洋的军事扩张。”这种强硬态度,与特朗普政府近年来的对华战略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