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以来,黄金与美股的走势呈现出显著的分化与联动特征,两者的博弈背后折射出全球经济秩序的深刻变迁。黄金在突破 3500 美元 / 盎司后剧烈震荡,而美股则在关税冲击与衰退预期中艰难前行,这种分化既是短期情绪的宣泄,更是长期结构性矛盾的集中爆发。
近期黄金市场的剧烈波动,本质上是多重力量角力的结果。4 月国际金价突破 3500 美元 / 盎司后,5 月出现 7% 的回调,但随后又迅速反弹至 3380 美元,显示多空博弈的白热化。这种波动背后存在三重逻辑:
1. 地缘政治风险的持续发酵
中东局势升级、俄乌冲突延宕以及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 145% 关税的政策落地,使得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压力。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在不确定性中成为资金的 “避风港”。例如,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后,金价一度跳升,尽管后续政策有所调整,但黄金的避险属性已被市场重新定价。
2. 美元信用弱化与去美元化进程
美国债务规模突破 100 万亿美元,美联储降息预期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复,削弱了美元的国际地位。全球央行连续 18 个月净购金,2025 年一季度购金量 243.7 吨,中国央行黄金储备增至 2292 吨,这种 “去美元化” 趋势为黄金提供了长期支撑。黄金的货币属性在美元信用危机中被重新激活,成为对冲主权信用风险的核心工具。
3. 滞胀预期与政策博弈
美国一季度 GDP 收缩 0.3%,但核心 PCE 同比上涨 3.5%,经济放缓与通胀粘性并存的 “类滞胀” 环境,强化了黄金的抗通胀属性。历史数据显示,在滞胀周期中黄金最大涨幅可达 25%-30%,而当前美国经济正处于这一阶段的早期。美联储暂停降息的政策立场,虽然短期压制黄金,但市场对未来降息的预期仍为金价提供支撑。
与黄金的强势形成鲜明对比,美股在 2025 年经历了从乐观到恐慌的情绪逆转。道琼斯指数在 5 月 11 日下跌 0.29%,标普 500 指数微跌 0.07%,科技股如特斯拉年内跌幅达 44%,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持续升温。这种困境源于三大矛盾:
1. 关税政策的反噬效应
特朗普的 “对等关税” 政策导致美国进口成本上升,企业盈利承压。经济学家警告,若政策持续,2025年美国 GDP 可能下降 4%,陷入技术性衰退。零售业、休闲酒店业就业数据转弱,显示关税已对实体经济造成实质性冲击。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 52.2,未来一年通胀预期升至 6.5%,进一步抑制消费需求。
2. 美联储政策的左右为难
美联储在 5 月维持利率不变,但鲍威尔强调 “通胀粘性”,市场对 6 月降息预期降温至 20%。这种 “鹰派观望” 立场导致美债收益率攀升至 4.3%,资金加速流出美股。然而,美国经济的疲软数据(如一季度 GDP 收缩)又迫使美联储保留降息空间,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市场波动。
3. 科技股估值泡沫的破裂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科技股因技术迭代放缓和品牌形象受损遭抛售,市场风格转向防御性板块。纳斯达克指数在 5 月仅微涨 0.00%,反映出投资者对高估值成长股的谨慎态度。与此同时,高盛警告美股面临近 20% 的下行风险,经济衰退概率高达 45%,进一步打击市场信心。
黄金与美股的博弈本质上是资金在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间的再平衡。这种再平衡背后存在三重机制:
1. 跷跷板效应的强化
历史数据显示,当标普 500 波动率指数(VIX)上升 10%,黄金价格平均上涨 1.5%。2025 年 4 月美股暴跌期间,黄金暴涨 400 美元 / 盎司,资金从美股流向黄金的趋势显著。这种现象在美元信用危机时尤为明显,如 1980 年代滞胀时期和 2008 年金融危机,黄金均展现出卓越的对冲价值。
2. 全球资金的再配置
美银数据显示,4 月美股资金流出 89 亿美元,而欧股和日股分别流入 34 亿和 44 亿美元,显示投资者正在分散对美国资产的持仓。与此同时,黄金 ETF 在 4 月净流入 117 万盎司,但 5 月初出现单日净流出超 30 亿元,反映短期情绪波动。这种资金流动的分化,既是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也是对全球资产再平衡的主动布局。
3. 政策周期的错配
美联储暂停降息与中国央行降准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政策周期的错配加剧了资本流动的复杂性。中国通过降准释放 1 万亿元流动性,并优化资本市场支持工具,提振了 A 股黄金板块的表现,而美股则因流动性收紧预期承压。政策周期的差异,使得黄金与美股的联动性进一步弱化,市场进入 “脱钩” 交易阶段。
当前市场正处于历史转折点,黄金与美股的博弈揭示了三大趋势:
1. 黄金的长期牛市根基未改
尽管短期存在技术性调整压力,但央行购金、美元信用弱化及滞胀风险仍将支撑金价。高盛预测 2025 年底金价可能达到 3700 美元,极端情况下或挑战 4500 美元。投资者可关注 3250-3300 美元的支撑位,逢低布局黄金 ETF 或实物黄金。
2. 美股的结构性风险加剧
美股在关税冲击与衰退预期下,高估值科技股仍需消化泡沫,防御性板块(如消费、医药)更具配置价值。高盛建议规避市盈率超过 30 倍的成长股,增持现金流稳定的蓝筹股。此外,需警惕债务上限谈判破裂及企业债券违约风险,这些因素可能引发美股的二次探底。
3. 全球资产配置的范式转换
美元霸权弱化背景下,黄金的货币属性与美股的风险属性分化加剧。投资者需跳出传统股债平衡框架,构建 “黄金 + 抗通胀资产 + 区域市场” 的多元组合。例如,通过沪港通布局 AH 黄金股,既能分散汇率风险,又可分享国内消费升级红利。
黄金与美股的博弈,本质上是全球经济秩序重构的缩影。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唯有深度理解货币信用、地缘格局与产业周期的交互作用,才能在危机中捕获时代红利。正如巴菲特所言:“当别人恐惧时贪婪,当别人贪婪时恐惧”,在黄金与美股的剧烈波动中,理性与耐心将成为穿越周期的关键。
(投资有风险,以上仅代表AI创作观点,请仔细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