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黄金成了每天的焦点,现在涨到这个位置,开始有人提示风险了,真的是要到顶了吗?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呢,下面具体给大家说一下!
请各位重点关注文末内容,这部分凝聚了文章的核心要点,务必牢记。
一,又创新高
当前黄金可以说是交易最拥挤的赛道了,当然金融史上任何大行情,大趋势,最终一定会走向极端,那么不管未来会如何,现在我们要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从最近热议的老铺黄金来说一下,有人看到其门店排队、产品做工精美,但这背后真相如何?
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一定是真相吗?会不会片面了?
老铺黄金的产品相比其他品牌有溢价,够得上奢侈品吗?老铺黄金的二手价格又能否实现增值?
当我们深入思考其溢价合理性、稀缺性、利润增长可持续性等问题,将问题具象化后会发现,他的溢价有多少是来自对品牌的认可?溢价能力能不能超过lvmh?
当我们把问题具象化后,会发现:复杂问题的根源往往不在问题本身,而在于情绪的干扰。
但大多数人不会抽丝剥茧分析这些东西,只是看到表面在涨,市场有人在喊,这就是掩盖真相的东西。
其实,在趋势的末端,已经不是市场对基本面的预期推动趋势,而是趋势自己驱动自己,上涨就是上涨的理由。
二,如何规避风险
诚如索罗斯说:「重要的从来不是你对的,还是错的,而是你对的时候赚多少,错的时候亏多少?」
很多时候大脑在混乱时会过度思考,反而失去看清本质的能力,也就是根本看不清楚真相。
这就会直接导致羊群效应,不只是黄金这一个板块,市场中出现的热点都是这样,回头看你会发现大多数时候都是看别人都在喊,都在追,所以,自己也无脑冲,结果导致出错。
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就在于,不要只盯着每天的新闻看,而是要能真正看到藏在新闻后面,市场真正的变化,唯有看到真相,才能规避风险。
那什么是真相呢?什么才不会作假呢?是数据!
而且我们知道股价能不能持续上涨关键是什么?是有机构资金的积极参与,那么现在机构资金的态度到底是怎样的呢?
有人觉得机构资金的动作普通散户是看不到的,但是可别忘了机构资金的行为本身就具有连续性、规模性和重复性的特征,
大数据可以对交易行为的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从而最大程度上还原市场的真相,很多人可能觉得交易行为只有买卖两种,其实就我知道的起码有六种,甚至更多,看下图:
红色柱体代表「做多主导」,往往伴随股价上扬;黄色柱体显示「获利回吐」,做多资金落袋为安,涨势趋于缓和;绿色柱体意味着「做空主导」,股价多呈下行趋势;蓝色柱体表明「空头回补」,做空资金反手入场,跌势逐步企稳。
如果是黄色和绿色相间则代表是「强力回吐」,咱们下面直接看「湖南黄金」的交易行为数据图:
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在箭头所指的位置,连续出现「获利回吐」现象,而且前期出现「强力回吐」现象,随后股价开始下跌调整。
有人可能会说,调整之后股价也涨回去了,但问题是后面的大幅调整你能不能拿得住?当然现在我们知道拿着就行,但问题是在当时我们可是不知道可以涨回去啊!
在图中圆框标注的位置,跌到那个阶段了,看不到后面的走势,估计搁谁都难受的要死了,而且就算是你坚持住了,但受尽了折磨,回头一看也没比前面涨多少啊!
前几天也是一样,同样是连续出现「获利回吐」现象之后,股价大幅调整,没有上帝视角,想要熬住太难了!
所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熬不住还不如先出来,熬的过程本身就是浪费时间。
三,机构的小心思
不只是黄金这一个概念,在面对一个热点出现的时候都是一样,那么市场中那么多家股票,如果只看走势,很容易就掉入机构资金的陷阱里了,大家想如果能看清楚整个市场的交易行为分布的话,岂不是很好,另外即使回吐的数量已经达到近期第二高: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