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诺安基金一则人事变动公告引起业内热议。据诺安基金发布的公告称,因高管换届,公司副总经理杨谷正式卸任管理层职务,将专注于投资工作;原总经理助理刘翔接任副总经理一职,任职日期为2025年4月18日。这一调整标志着公募行业任职时间最长的“双轨制”高管杨谷结束18年管理层生涯,转而聚焦投资一线。
杨谷卸任副总经理:投研老将的“黄金时代”与“转身”
诺安基金公告显示,杨谷自2007年9月起担任副总经理,同时兼任基金经理,此次卸任后仍将保留基金经理职务,聚焦投研工作。作为公募基金行业罕见的“双十”基金经理(从业超10年、年化收益超10%),杨谷在诺安基金服务长达22年,其职业生涯与公司发展深度绑定。
公开资料显示,杨谷的职业生涯始于1998年,曾任职于平安证券研究所、西北证券资管部,2003年加入诺安基金,历任投资总监、权益投资事业部总经理及副总经理。
杨谷自2006年2月起管理诺安先锋混合A(320003.OF),截至2025年4月22日,该基金累计回报率达800.69%,年化收益率12.15%,该业绩显著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274.80%的涨幅,超额收益主要源于2019年后的策略优化及中小盘成长股配置。根据Wind数据,杨谷目前在管基金总规模为51.73亿元,涵盖诺安先锋A/C、诺安进取回报等多只产品。
数据来源:Wind
2025年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杨谷管理的诺安先锋A加仓风电及科技板块,前三大重仓股为皇马科技、博威合金、聚光科技,股票仓位保持在86.53%。其投资风格以“低估值+高成长”为核心,注重分散风险,前十大重仓股占比不足20%。
刘翔履新:中化系资源能否撬动战略转型?
新任副总经理刘翔则来自中化系。公开履历显示,刘翔历任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财务部投资经理、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中化国际(新加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榆林市煤炭转化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化资本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化创科私募基金管理(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等。2024年3月加入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助理。
值得注意的是,刘翔的职业轨迹与现任董事长李强、总经理齐斌高度重合,三人同属中化集团体系。早在2020年9月,来自中国中化集团体系的齐斌便从外贸信托副总经理任上“空降”诺安基金,正式接棒总经理一职;2021年8月,同样具备中化集团背景的李强出任公司董事长。这两次关键人事调整,标志着中化系高管首次实现对诺安基金“董事长+总经理”双核心管理岗位的全面掌控,为后续的战略协同埋下伏笔。此次刘翔接任副总经理,不仅是中化系近五年人事布局的自然延续,更被视作股东方深化诺安基金战略整合、强化产业资本协同的重要落子。
诺安基金成立于2003年12月,公司总部设立于深圳,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诺安基金当前的股东结构显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持股40%,深圳市捷隆投资持股40%,大恒新纪元持股20%。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诺安基金管理总规模为1864.26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10.5%,行业排名第37位;非货币基金规模为598.54亿元,排名第64位。从产品结构变化来看,诺安基金固收类产品占比提升至非货币规模的62%,其中诺安稳固收益等债券型基金规模增长显著;权益类产品中,诺安成长(187.91亿元)、诺安多策略(7.72亿元)等主题基金呈现两极分化,前者受半导体行业波动影响规模缩水,后者则因小盘股策略超额收益实现净申购。
行业观察:高管“去行政化”与投研回归
值得关注的是,杨谷的 “转身” 并非孤例。2024年以来,易方达、南方、万家、信达澳亚多家机构出现副总级基金经理回归投研的现象。
2025年3月,易方达基金陈皓、萧楠卸任副总经理回归投研;2024年9月,南方基金副总级基金经理史博卸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卸任高管职务后,史博继续担任南方基金的基金经理,目前仍管理包括A股和港股的多只基金产品;2024年9月,万家基金公告称,因工作安排原因,明星基金经理黄海离任万家基金副总经理职务,仍将继续担任公司投资总监、首席投资官、基金经理。2024年11月1日,信达澳亚基金公告,冯明远因工作安排于10月31日离任公司副总经理,目前仍担任公司首席投资官、联席投资总监、基金经理。
可以看到,诺安基金的高管变动,既是个体职业选择的结果,也是公募行业 “去明星化”、强化股东战略的缩影。杨谷的回归投研与刘翔的履新,或将重塑该公司的权力结构与业务方向。对于投资者而言,更需关注杨谷旗下基金的持续表现,以及刘翔能否为诺安基金带来战略突破。未来,诺安基金在科技投研与传统价值投资间的平衡,将成为观察其发展的重要窗口。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