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千方科技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2.49亿元,同比下降6.99%;毛利润为22.56亿元,同比减少16.01%;归属净利润亏损11.9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19.86%;扣非净利润亏损11.02亿元,同比下降498.13%。尽管公司在智慧交通和智能物联领域持续发力,但市场竞争加剧、部分项目主动放弃等因素导致财务表现大幅下滑。
营收与利润双降,经营压力凸显
千方科技2024年的财务数据不容乐观。营业总收入从2023年的77.94亿元下降至72.49亿元,同比下降6.99%。毛利润也从26.86亿元减少至22.56亿元,降幅达16.01%。更为严峻的是,归属净利润从2023年的5.42亿元转为亏损11.93亿元,扣非净利润也从2.77亿元转为亏损11.0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19.86%和498.13%。
这种大幅下滑的背后,反映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年报中提到,公司主动放弃了部分可能带来应收账款回款风险的低质量项目,导致营收规模阶段性承压。此外,传统业务市场竞争加剧,毛利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财务压力。
智慧交通与智能物联:核心业务承压
千方科技的核心业务集中在智慧交通和智能物联两大领域。2024年,智慧交通业务实现营收17.67亿元,同比下降明显。其中,城际交通业务收入7.83亿元,城市交通业务收入9.08亿元,其他业务收入0.76亿元。智能物联业务实现收入54.82亿元,尽管占比最大,但整体营收下滑的趋势并未改变。
公司在智慧交通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份额依然领先,特别是在城市交通治理、智能网联、智慧停车等细分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项目回款风险的控制,使得公司在短期内难以通过传统业务实现盈利增长。
战略调整与未来展望
面对财务压力,千方科技正在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公司计划通过提升核心技术壁垒、增加产品标准化程度、加强现金流管理等方式,改善经营状况。特别是在“AI+交通”和“交通新能源化”两大领域,公司正在加速布局,推动商业模式从“项目驱动”向“技术产品驱动”转型。
在“AI+交通”领域,千方科技与阿里、智谱AI等合作,打造国产大模型驱动的交通优化平台,并开发多模态交通智能体。在“交通新能源化”领域,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合作,探索新能源停车充换电领域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尽管短期内财务表现不佳,但千方科技在技术积累和市场布局上的努力,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司能否通过战略调整实现扭亏为盈,仍需时间验证。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