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股融资“肠梗阻”,晶澳科技圈钱对准了H股,将承受怎样的压力?
迪丽瓦拉
2025-02-26 09:21:25
0

来源:基本面力场

最近,光伏行业龙头晶澳科技(002459.SZ)发布了一份公告,计划在港股市场发行H股。

有意思的是,在此前不到一个月,晶澳科技在1月24日刚发布了业绩预告,2024年巨亏45亿元至52亿元,而在2023年公司还盈利了70.39亿元。

一边是刚报出巨额亏损,另一边则是向港股市场放出了圈钱的橄榄枝,晶澳科技的此番举动,在力场君看来,却是大有门道。

力场君关注到最近一个新闻,自2024年以来,沪深两市共计23家光伏公司公布了IPO项目进展,总计涉及780.42亿元募资金额。其中,15家光伏公司终止IPO,仅3家公司于2024年成功上市,另有3家公司目前仍处于在审阶段。

在A股IPO失败的案例中,不乏有光伏行业龙头企业,如光伏硅片出货位居行业前列的美科股份,国内光伏硅料一线大厂、同样也在港股上市的新特能源等。

目前仍在努力A股IPO的项目,境遇也颇为不顺。比如晴天科技,在2023年2月获交易所受理、2023年3月和8月发出两轮问询后,其首发申请仍未有新进展。还有募资金额高达300亿元的华电新能,2023年6月过会之后,至今未能有更新的进展。

更有上市公司正泰电器(601877.SH)的子公司正泰安能,2023年9月被受理IPO申请之后,其IPO进程也停滞于2024年12月更新财务数据后的重新恢复IPO申请。而从最新发布的数据来看,2024上半年的正泰安能,营收同比-6.58%、净利同比微增5.57%,勉力维持着的表面的体面。

不难看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光伏行业公司想在A股实现融资,犹如陷入了肠梗阻,实为不易!对此有分析人士公开表示:一些光伏公司主动撤回IPO,主要原因是当前行业处于周期性底部,企业盈利压力大,难以持续符合上市发行条件。

再说回到刚报出来巨额亏损的晶澳科技,表面上看起来不差钱,去年三季度末账面货币资金多达240亿元以上,超过了总资产的20%,其实这就是一个大存大贷的样本。

截止到三季度末,晶澳科技账上的资金,相比2023年末增加了80多亿,但与此同时,短期贷款余额增加了90多亿、长期借款增加了120多亿。更别提这240多亿资金中,还包含了2023年在A股发行可转债圈走的80多亿。

从上述数据就能看出了,当前晶澳科技的资金链,完全处于债务驱动的条件下,一旦举债融资道路被堵塞,资金链就可能断掉,甚至将公司推向崩盘的窘境。

从这个角度来看,晶澳科技投向H股圈钱的橄榄枝,也是不得已为之了。

但对于光伏行业公司来说,H股就是一块令人垂涎的蛋糕吗?以光伏行业A+H股的代表福莱特(601865.SH)为例,A股昨天的股价是21.22元人民币,H股股价却只有13港元,相对于A股折价了43.49%。

假如,若按此比例,力场君简单算一算,当前A股股价只有12.88元的晶澳科技,发行H股岂不是得滑落到不足8元人民币?这对于晶澳科技的A股股民来说,又将承受怎样一番压力?

当然了,这纯属假如,力场君强调一句:A/H溢价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股票之间不能简单类比。

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自924行情启动之后,晶澳科技走出过一轮凌厉的上周,从此前10元左右飙涨到11月初的近20元,但随后却也一路萎靡,目前已经滑落到12.88元,跌幅超过三分之一,惨套在高高的山顶上的金融消费者,不知道都有谁?又对这次的H股圈钱计划,怎么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