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耿光
汉邦科技也是2025年首家上会的科创板IPO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募资方面,汉邦科技原计划通过此次IPO募集资金约9.8亿元,然而,最新的招股书(上会稿)显示,募资额已缩水39%至5.98亿元,其中主要原因是取消了约2.91亿元的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招股书(上会稿)显示,
▎业绩隐忧凸现:营收增速开始放缓,销售费用显著高于研发
资料显示,汉邦科技主要为制药、生命科学等领域提供专业的分离纯化装备、耗材、应用技术服务及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和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其中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主要销售给生物制药企业,用于生产与研发。
在国内生产级小分子液相色谱系统市场,汉邦科技在近年来持续保持市场份额第一,其市场份额较高,2023年度已经达到39.2%。
据招股书(上会稿),从经营业绩来看,2021年至2024年1月-6月( 简称报告期内),汉邦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4.82亿元、6.19亿元、3.29亿元。其中2021-2023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达38.99%。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净利润分别为486.17万元、3855.96万元、5149.75万元和3768.49万元。整体上看,汉邦科技有一定的业务规模,且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然而,业绩增长背后却隐藏着隐忧,汉邦科技面临着下游客户需求下降和业绩下滑风险。
汉邦科技对下游医药制造业依赖明显,2022年以来,生物制药领域投融资热度下降,部分生物药企业融资难度提升,导致其研发和固定资产投入更为谨慎,这直接影响了汉邦科技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的需求。2024年度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已经放缓,未来在行业周期性下行、市场竞争加剧等不利情形下,营业收入增幅继续下降甚至下滑的风险不容小觑。
值得关注的是,汉邦科技在销售上的投入持续高于研发,且在销售费用占比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却呈现下降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4378.14万元、5201.42万元、6941.23万元和3460.5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3.66%、10.80%、11.21%和10.52%,销售费用持续增长且占比均保持在10%以上。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204.12万元、2899.26万元、3718.00万元和2204.24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88%、6.02%、6.01%和6.7%,不仅显著低于公司同期销售费用率3.82-6.78个百分点,而且持续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后者的研发费用率则均保持在10%以上。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汉邦科技在市场拓展方面投入不断加大,无疑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对利润空间造成一定挤压。
值得一提的是,汉邦科技的资产负债率较高。报告期内,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78.50%、59.62%、52.83%和49.73%。相比之下,可比公司的平均值分别为40.23%、41.96%、42.69%和43.49%。
此外,报告期各期末,汉邦科技逾期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0.70亿元、1.02亿元、1.15亿元和1.25亿元,逾期率分别为62.87%、60.25%、66.19%和 68.87%,公司逾期应收账款比例比较高。
汉邦科技在回复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时表示,其主要原因系公司与客户约定的信用期限较短,以及合同的实际执行过程中,与客户未严格按照合同约定付款。公司认为,设备类公司存在合同约定的信用期较短,逾期应收账款占比较高的情形,因此公司签订的信用期较短,逾期应收账款比例较高,符合行业惯例。
▎深陷专利侵权和多起合同纠纷旋涡,或成上市“绊脚石”
记者注意到,在汉邦科技发展过程中,其与美国思拓凡公司、思拓凡瑞典有限公司(Cytiva)的专利纠纷成为一大焦点,更是冲击资本市场上的一大“绊脚石”。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汉邦科技与Cytiva存在三起专利侵权诉讼。其中,Cytiva指控汉邦科技的自动轴向压缩层析柱侵犯其“柱装填方法”和“色谱柱”两项发明专利,索赔1150万元。
目前,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对上述两起专利侵权诉讼作出一审判决。 “柱装填方法” 专利侵权案件一审判决公司不构成侵权,但Cytiva已提起上诉;“色谱柱” 专利侵权案件一审判决公司构成侵权需赔偿340万元,不过因专利权被宣告无效,最高人民法院终审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并驳回Cytiva 的起诉。
另外,“分离介质浆料罐” 专利侵权案件暂未开庭审理,若判决认定公司构成侵权,则公司可能需向Cytiva支付合计不超过600元的赔偿款。
这些诉讼,若最终结果对公司不利,公司可能需支付高额赔偿款,部分产品甚至可能无法继续销售,进而对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天眼查显示,报告期内,汉邦科技还存在多起买卖合同纠纷。其中2024年5月,汉邦科技与红河乾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买卖合同纠纷开庭。招股书披露,公司仅2023年6月末存在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公司对红河乾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25.80万元采取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因预计无法收回,对该笔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2024年10月31日,一则立案信息显示,公司与被告克劳骚仕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云南克劳骚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存在买卖合同纠纷,至今未判决。另外,公司与被告赣江中药创新中心 、苏州泽达兴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也将于今年4月16日开庭。
值得一提的是,汉邦科技曾被昔日第二大供应商起诉。
裁判文书网载明,(2021)苏 0891 民初 2970 号民事裁定书显示,申请人江苏邦旭医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邦旭医药)与被申请人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存在买卖合同纠纷一案,邦旭医药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请求冻结汉邦有限名下的银行存款 633.45 万元,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担保,法院裁定冻结。不过,邦旭医药于2021年7月29日向法院申请解除对汉邦有限的保全措施,法院裁定解除。
有意思的是,邦旭医药在2020年曾是汉邦科技第二大供应商,当年向其合计销售1705.78万元,采购项目为 “罐类标准件层” 。
此次汉邦科技IPO,经历募资缩水,低研发费用率和募投资金合理性被质疑,以及专利侵权纠纷案仍悬而未决,都或成为其上市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