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丰源轮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源轮胎”)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于11月26日与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关于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之《辅导协议》,并于当日向山东证监局报送了IPO辅导备案文件。
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多年,丰源轮胎正式开启北交所上市之路,圆梦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就在上市前的关键时刻,丰源轮胎第二大股东山东峄州国有资产管理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峄州国资”)所持公司2.94亿元股权被全部冻结,冻结期限自2024年11月7日至2027年11月6日。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今年峄州国资所持丰源轮胎股权第三次被冻结,前两次分别发生在4月和7月。
7月24日,丰源轮胎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峄州国资所持的2.94亿元股权于2024年7月19日被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民法院司法冻结。丰源轮胎在自查过程中发现这一信息,而公司股东峄州国资并未及时告知,股权冻结的原因系公司股东峄州国资股权转让纠纷未能及时履行法院判决。
丰源轮胎在公告中表示,包括本次冻结股份在内,如果全部被限制权利的股份被行权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公开资料显示,峄州国资为枣庄市峄城区全资控股的国有投资平台。
除了上述三次司法冻结外,自今年4月份以来,峄州国资持有的枣庄弘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山东丰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峄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3家公司股权也先后被法院冻结。天眼查信息显示,峄州国资作为被告的案件多达44个,涉案金额高达9.12亿元,并被法院出具限制消费令。
同时,丰源轮胎的三股东丰源集团也面临类似问题,其股权自今年2月份以来已接连多次被司法冻结。
除了控股股东股权被冻结外,丰源轮胎在业务发展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亏损后,丰源轮胎在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丰源轮胎营业收入分别为12.06亿元、12.87亿元、16.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46%、6.78%、26.3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3088.84万元、1.16亿元。
进入2024年,丰源轮胎的业绩表现亮眼。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8亿元,同比增长20.65%;归母净利润更是达到1.1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01.40%。丰源轮胎方面表示,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精细化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加强,以及营销策略和销售策略的调整优化。
从营收数据来看,丰源轮胎2020年至2023年外销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节节攀升,分别为7.89亿元、8.72亿元、9.94亿元、12.53亿元。
然而,与外销的强劲势头相比,丰源轮胎的内销业绩则显得相对平淡:2020年,内销营业收入为2.88亿元;2021年,增长至3.31亿元;到了2022年,内销营业收入却出现了下滑,降至2.91亿元;虽然2023年有所回升,达到3.65亿元,但整体上仍然无法与外销的增速相媲美。
丰源轮胎的外销与内销格局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外销营业收入远远将内销甩在身后。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复杂的贸易态势,其未来能否继续保持业绩增长的态势,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
官网信息显示,山东丰源轮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2007年5月,现由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峄城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丰源集团三方共同管理的大型现代化轮胎研发与制造企业。
二股东和三股东的持股被冻结无疑增加了公司股权结构的不确定性,频繁的股权冻结与涉诉案件对丰源轮胎的IPO之路是否构成实质性障碍,还有待观察。要想在资本市场中脱颖而出,得到资本的信赖,丰源轮胎不仅需要先等待上市,还需要在自身产业布局等领域有更大作为。
(凤凰网山东 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