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后悔降息?现在左右为难:不降,拖死自己;降吧,礼送东方
迪丽瓦拉
2024-10-09 12:32:36
0

自2022年3月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以来,全球金融市场的波澜便未曾平息。这一轮货币政策调整,不仅深刻影响了全球资本的流动格局,更在无形中加剧了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战略博弈。美联储的每一次决策,都似乎是在天平上精心加码,试图在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与遏制对手发展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金融战的天平似乎正在悄然倾斜。

01

美联储加息,本意在于通过提高资金成本,抑制通货膨胀,同时吸引全球资本回流美国,以巩固其金融市场的稳定。这一策略在初期确实奏效,美元强势回归,全球资本纷纷涌向美国,享受高额的储蓄利息。然而,长期的高利率环境也带来了副作用:资金成本高企,使得工商业投资活动受到抑制,全球工业发展陷入停滞甚至衰退。

相比之下,中国则在这一时期展现出了强大的经济韧性和发展动力。尽管全球多数国家选择紧随美国加息,以保卫本国资产,但中国依然保持了工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以造船、汽车、大飞机为代表的新三大项产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更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中国造船业拿下了全球新造船订单的70%以上,汽车出口量稳居全球第一,大飞机项目虽起步较晚,但首航即获得1300架订单,这些成就无疑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02

面对全球资本流动的新格局,美联储在降息决策上显得尤为谨慎。直到2024年9月,美联储才终于决定降息50个基点。这一决策的背后,除了对美国国内经济状况的考量外,更重要的是对国际资本流向的担忧。美联储深知,一旦降息,美元的投资回报率将下降,全球资本可能会转而寻求其他更有吸引力的投资市场。而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自然成为了这些资本的首选目标。

美联储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降息消息传出后,美元确实开始流向中国。摩根大通、汇丰、花旗等国际资本巨头纷纷增持中国资产,上调中国A股评级,显示出对中国市场的强烈信心。这一幕,无疑让美国感到既惊又怒。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直言不讳地指出,9月降息50个基点是一个错误,是愚蠢的行为。而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的表态,也透露出美联储对未来降息决策的谨慎态度。

03

美国经济的真实状况,或许比表面看起来更加糟糕。尽管美国统计局公布的非农数据显示就业率增加,但这一数据的真实性却备受质疑。美国过去多年的发电量数据停滞不前,而工业数据却莫名飙升,这种矛盾的现象让人难以信服。更令人震惊的是,美国此次竟然公开造假,试图通过调整就业数据来影响市场对未来降息预期的判断。

然而,这种拙劣的造假行为并未能改变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悲观预期。高利率环境下,美国企业破产数激增,写字楼空置率居高不下,商业地产贷款违约风险加剧。这些事实都表明,美国经济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美联储的降息决策,或许正是出于对美国经济困境的无奈回应。

04

随着金融战的深入,中美之间的攻守态势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本试图通过金融手段遏制中国发展的美国,如今却发现自己陷入了被动防守的局面。美联储的降息决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国内的经济压力,但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中国在经济会议后进行的洲际导弹试验,无疑是对美国的一种警示: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国将毫不妥协。这一举动,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更传递出中国在金融战中坚定立场的信号。

金融,本应是服务于工商业的工具,而非掠夺工商业的手段。然而,在美国的金融霸权下,金融似乎成为了一种可以随意操控他国经济命运的武器。然而,这一轮金融战的结果,或许将让世界重新审视金融的本质和作用。

随着中美经济角力的持续深入,金融战的天平正在悄然倾斜。美国,这个曾经的金融帝国,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中国,则以其坚实的工业基础和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成为了全球资本的新宠。未来,金融或许将真正回归其服务工商业的本质,为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