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曾令俊
界面新闻编辑 |江怡曼
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失速”。作为零售业务转型的尖兵,信用卡业务也难以幸免。
据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多家主要上市银行出现了信用卡流通卡量、交易额等多个核心指标下降的情况。此外,也面临着不良率上升、不良贷款余额增加的情况。在中期业绩会上,多家上升银行高管均提及了信用卡业务的相关风险以及经营战略的调整。
交易规模缩水
国有六大行中,除了农业银行未披露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之外,其余五大行该项数据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2024年上半年,工商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52亿张,较上年末的1.53亿张减少了100万张;中国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46亿张,较上年末的1.44亿张减少了200万张;建设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31亿张,较上年末的1.32亿张减少了100万张;邮储银行信用卡结存卡量为3957.68万张,较上年末减少了约282万张。
另有4家股份制银行公布了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实现了小幅上涨。中信银行累计发卡量达11963万张,较上年末增长 3.56%;兴业银行累计发卡量7254.92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62%;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信用卡发卡量也出现了一定的上涨。
也有部分股份制银行披露了流通卡量这一更具有“含金量”的指标。招商银行在半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信用卡流通卡9666.42万张,较上年末下降0.47%,流通户6934.85万户,较上年末下降0.56%,主要是该行更注重高质量获客,新户获取规模有所下降。
平安银行信用卡流通户数5165.58万户,较去年末5388.91万户,下降了4.14%;浦发银行信用卡流通卡数4646万张,较去年末的4838万张,下降3.97%。
此外,多家上市银行信用卡交易额大幅缩水。光大银行信用卡交易额较去年同期下降28.04%;兴业银行信用卡交易金额同比下滑18.17%;中信银行上半年实现信用卡交易量1241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44%。
此外,招行上半年信用卡总交易金额为2.21万亿元,同比下降6.8%;建行1.38万亿元,同比下降3.5%。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上半年多家银行信用卡业务“缩水”,主要基于两方面因素:一是以信用卡为代表的消费信贷市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整体业务质量有所弱化,持卡人还款能力降低推高信用卡不良率,使得机构在授信方面更趋谨慎;二是在“断卡行动”等政策活动影响下,机构加速对存量卡片的精细化管理,可能导致存量卡片透支缩水。
“信用卡交易金额‘缩水’,部分原因是内需不足。”资深信用卡专家董峥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此背景下,银行也并未改变传统的“拉新”思维。信用卡市场趋于饱和的背景下,“拉新”大幅增加了银行营销成本。另一方面,只拉新不细分存量用户,发卡银行无法抓住持卡人的需求,也无法留住能够贡献价值的用户。综合之下,导致经营收益难以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