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屈臣氏“瘦身”求生:闭店潮下,上市计划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迪丽瓦拉
2024-08-24 01:08:41
0

在零售业的浩瀚星空中,屈臣氏曾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引领着美妆零售的潮流。然而,时过境迁,这颗明星如今却似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成为了供应商与消费者共同“嫌弃”的对象。

市场传出的屈臣氏重启IPO计划的消息,仿佛一剂强心针,试图唤醒这个沉睡已久的巨人。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一雄心壮志背后,却是屈臣氏在中国市场连年不振的业绩。门店数量从昔日的辉煌扩张到如今的频繁闭店,业绩下滑、品牌老化,这些问题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得屈臣氏喘不过气来。

数据显示,2022年,屈臣氏中国关掉了343家门店,门店总数跌破4000家。平均来算,这一年,屈臣氏中国内地几乎一天关闭一家门店。到了2023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国区门店数量进一步缩减至3780家。

屈臣氏的自营品牌曾是其利润的重要来源,毛利率高达60%左右。然而,这些高利润产品却成了销售人员难以推销的“烫手山芋”。消费者对于自营品牌的认可度不高,销售人员为了完成销售指标不得不费尽口舌,但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这不仅影响了员工的收入,更让屈臣氏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在消费者端,屈臣氏的价格贵、销售“黏人”等问题被频频吐槽。即便是在商场一楼的便利位置,也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目光。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屈臣氏欺骗消费者办会员卡”的投诉也举不胜数。许多消费者表示并不知晓办理会员卡需要支付会员费,且成为会员后发现购买的商品价格并不优惠,甚至高于品牌线上自营平台。

在供应商端,屈臣氏同样不受待见。回款周期长、销售额不佳等问题让许多品牌望而却步。即便是一些已经合作多年的品牌,也纷纷寻求与丝芙兰等更受年轻消费者欢迎的平台合作。

面对市场的巨大变化,屈臣氏亟需加强数字化转型以应对挑战。然而,目前屈臣氏在数字化方面的进展并不尽如人意。线上销售渠道虽然有所优化,但线下门店的冷清依旧难以改变。此外,屈臣氏还需要优化产品结构和供应链、提升门店体验以及强化品牌建设等多方面努力才能重振旗鼓。

屈臣氏从昔日的零售巨头沦落到如今的“两头嫌”境地,其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市场环境的变化、消费者购物习惯的转变以及自身经营策略的失误都是导致其困境的重要因素。然而,无论如何,屈臣氏都需要正视问题、积极应对挑战,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位置。否则,昔日的辉煌或将永远成为历史的记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广发基金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云计...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此次新增的一级交易商...
湖北国资:一年收了4家上市公司... 你好,我是涛哥,专注于并购重组投资。这是涛哥的第69篇原创文章。 2024年,湖北国资收了4家上市公...
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 5月6日,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5.11%,总市值65.05亿元。 异动分...
红利策略进化论:从防御盾牌到现... 当前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近期各类关税消息虽然层出不穷,但A股基本走出脱敏行情,相关板块波...
原创 腾... 海内外大厂大模型研发正在进入新升级周期,为了加速补齐技术短板,腾讯混元近日进行了大幅架构调整,重构研...
钧达股份通过港股IPO聆讯:光... 瑞财经 吴文婷 4月21日,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钧达股份”)通过港交所聆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