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要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独角曾是神话传说中一种虚构生物,形似白马头顶螺旋角稀有而且高贵,独角鲁出现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传说中都是幸运福耀的到来。
“独角兽企业”一词最早由牛仔风险投资公司(Cowboy Venture)的创始人艾琳·李在2013年提出的,通常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且具备独有核心技术、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未上市公司。
独角兽企业具有创新性、高潜力性及高成长性三大核心特征。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制定了《高成长企业分类导引》(GB/T 41464-2022),针对独角兽、潜在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提出了明确的界定标准,并于2022年4月15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202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高成长企业分类导引》中独角兽企业依据估值规模指标进行遴选分类,按照成长性指标符合情况,独角兽企业还可细分为独角兽企业、超级独角兽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和种子独角兽企业四小类。
独角兽企业应满足以下条件:
a)成立年限不超过10年;
b)获得过专业投资机构的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
c)最近一轮融资的投后估值超过(含)10亿美元(根据需要,可按融资完成当年平均汇率换算成人民币或其它国家货币单位,下同),且累计融资额超过(含)5000万美元。
8 月 15 日,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经济研究院与天九企服联合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成长路径白皮书》,截至目前,中国共有523家独角兽企业,924家潜在独角兽企业(上述独角兽企业为2014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成立的不满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选取2015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成立的不满9年、估值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目前中国拥有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近年来,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正逐渐从模式创新主导转向技术创新引领,前沿科技独角兽企业的占比不断攀升。数据表明,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于39个赛道,大模型、可控核聚变、GPU芯片、半导体材料、氢能、新型储能、合成生物等领域加快涌现独角兽企业。集成电路、清洁能源、商业航天等前沿科技领域独角兽企业数量占比近七成(249家),新晋独角兽企业中这一比例更高,超八成。值得注意的是,“高端智能装备与器件”赛道首次出现独角兽企业。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和投资“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被广泛视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产业领域。数据显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有多达50家独角兽,占比9.6%;其次是其他科技推广服务业领域,有43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领域有28家,位居第三。
独角兽阵营,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出显著的作用,随着未来国际间科技创新竞争的加剧,在新质生产力赛道,独角兽的带动作用将更为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