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退款”到底谁赚了
迪丽瓦拉
2024-08-19 19:23:17
0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一位女店主为了追回被“仅退款”的12双袜子,跨越上千公里找到买家要说法。近期,买家“仅退款”现象引发了公众对网购平台“仅退款”规则的广泛讨论:商家都这么“难”了,为什么还要提供“仅退款”服务?

这是因为“仅退款”不仅是一项服务,更是一种营销手段。

“仅退款”降低了消费者购物的试错成本,友好的售后体验让消费者变得更“主动”,更愿意买买买。对于单价较低、价格弹性较高的商品,这种策略能有效地刺激需求、提升销量。

而在生鲜等领域,“坏了包赔、仅退款”是商家生意越做越大的一个秘诀。这类商品在运输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如果给消费者提供完整的售后服务,就会培养起他们对线上生鲜电商的信任和使用习惯。

由此可见,电商平台支持“仅退款”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用户利用政策漏洞恶意“薅羊毛”,甚至出现了“零元购”灰色产业链,平台对于“仅退款”的判定往往倾向于消费者,有口难言的商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为什么各大平台都在“讨好”消费者呢?很简单,因为现阶段,平台更需要消费者。

电商平台刚刚发展的时候,需要大量商家入驻,那时候平台的政策、服务、补贴都是利好商家的。而现在,各大平台竞争激烈,消费者比商品还抢手。为了让消费者更愿意花钱,“运费险”“七天无理由退换”“15天价保”“仅退款”等就成了各大电商平台的标配。

但是,“仅退款”其实并不适合所有平台。“仅退款”模式更适用于生鲜或单价低的商品。因为这类商品要么退了无法二次销售,要么退货后的运费、人工成本比商品本身价值还要高,得不偿失。最早通过“仅退款”打开市场的拼多多便是如此。而其他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的平台,想靠“仅退款”锁定客户群,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们常提到一个概念:劣币驱逐良币。当被恶意“薅羊毛”并难以维权后,商家感受不到平台良好的营商环境,便会减少成本投入、降低服务标准或者退出平台和市场,久而久之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产品质量下降、退货率增加、顾客消费体验变差、退出的商家变多,进而影响平台的生存。

“仅退款”的薅羊毛大战里没有赢家。表面上看是以顾客为中心,尊重顾客的消费体验,但最终可能把顾客也变成了受害者。不少平台也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8月9日起,淘宝正式实施优化后的“仅退款”策略,平台会依据新版体验分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权,对优质店铺减少或取消售后干预。同时将升级已收到货“仅退款”的异常行为识别模型,拒绝有异常行为的仅退款诉求。此举标志着电商平台在提升消费体验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商家权益的保护。

商业的本质不是讨好,商家、平台、顾客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不存在谁“讨好”谁。而应该像那句广告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樊楚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更多洗涤行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 随着全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者对于运动衣物洗涤方面的需求进一步升级,多款运动洗护新品快速走红。业内...
情绪经济捞金“野路子”:我在小... 前面的公众号文章里,我们分享了现在有很多年轻人不但愿意疯狂为情绪买单,更利用情绪价值赚得盆满钵满。有...
2025年小红书广告投放【获客... 小红书作为中国领先的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已不仅仅是一个社区分享平台,还发展成了一个强大的电商工具。越来...
美元美股美债:但求同年同月同日... 财联社消息,面对倒行逆施的“懂王”,全世界的投资者本周一再度交出了它们的市场交易“答卷”:抛售一切美...
稀土暗战:走私链上的国家安全危... 在广西凭祥口岸的一次例行检查中,海关人员从集装箱夹层里查获 600 公斤高纯度铋锡合金,其铋含量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