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日前发布
终复审裁定
公告,宣布对原产于
欧盟和英国的进口碳钢紧固件,从今日(6月29日)起继续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税率高达6.1%至26%。
中国商务部指出,如果终止反倾销措施,原产于
欧盟和英国的进口碳钢紧固件倾销行为或可能再度发生,届时将会对国内碳钢紧固件产业造成损害,因此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继续加征反倾销税。
考虑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外国企业的倾销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后果,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当然是无可厚非的,毕竟一旦倾销行为导致国内同类产业凋亡,外国企业会迅速形成垄断,给中国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显然中国是在切实维护自身利益,保证国内市场的稳定,维护国内同类产业与外国企业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要知道尽管西方国家鼓吹“自由贸易”,但实际上往往都在鼓励出海的资本穷尽手段搞垄断,以达到控制部分国家经济的目的。
不过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或许中国此次对原产于
欧盟和英国的进口碳钢紧固件征收反倾销税,不单单是因为其确有倾销行为,还可能有英国、欧盟屡屡损害中国利益的成分在其中。
欧盟近期在涉疆、涉台、涉港等事务上屡屡挑衅中国,包括依据西方媒体制造的涉疆谣言,通过所谓“关切新疆人权”,支持台湾地区参加世卫大会的决议等,严重损害了我国利益和国际声誉,自然而然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进行回应。
同样此前英国政府决定单方面收购中国企业中广核集团在赛兹韦尔核电站20%股权,并要求后者主动撤资。明显在英国政府构建的不公平的商营环境下,中国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若是遭受到中方报复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西方国家屡屡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挑衅一点也不奇怪,毕竟当下的西方社会已经被意识形态和政治正确高度绑架,主动实施对华友好政策几乎不存在可能性。
但凡事都有代价,澳大利亚和立陶宛因为挑战中国大陆的底线,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立陶宛官员几天前窜访台湾地区时,甚至还公开抱怨中立贸易已经几近清零,试图要求台民进党当局为其损失买单。
中国外交部已不止一次说过,必然会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利益,那么英国、欧盟就不应该低估我们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否则他们一定会为错误行为付出代价,只能说如果其招致中方反制,完全就是自作自受。
但很可惜,英国人似乎打算非要一条道走到黑,英国首相约翰逊在日前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上
鼓励西方国家应该和中国做生意,但要建立在坚持“民主价值观”的前提之上。
不难看出约翰逊的发言完全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其内心想法就是与中国做生意当然是可以的,但同时不能因为对华合作赚到了经济利益,就停止编造谎言和制造事端抹黑、打压中国的行为,说白了就是想吃饭砸锅,这恰恰应了那句“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那句话”。
不过事实证明西方并不是铁板一块,荷兰首相吕特就在欧盟峰会期间呼吁不要孤立中国,而比利时首相
德克罗则认为,现在绝对不应该像孤立俄罗斯那样对待中国,因为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贸易伙伴。
当然我们很清楚荷兰、比利时两国领导人主张欧盟施行对华友好政策,是因为当下的通胀问题逼得不得不这样做,否则只会影响到社会稳定性。
毕竟与七国集团中的那些国家相比,他们这些体量较小的国家抗风险能力更差,压根没有嘴硬的资本,更何况当下欧洲的能源价格已经爆表,若是再失去中国这么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通胀问题会更加严重。
但不能否认的是,荷兰、比利时与“主流”态度相反的意见,足以证明部分国家受够了西方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正确挂帅处理问题的方式,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能够促使西方国家独立意识觉醒,不会再以西方大国的“主流”意见惟命是从。
对于美国、欧盟来说,或许就不是一个好消息了,意味着基于美国霸权的国际秩序崩塌加快,最后的结果只会是霸权瓦解,世界人民迎来大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