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枚金融圈内搬砖人,圈内见闻多,见多识广好成长。
只有最难的年头,才会藏着最大的收益,接下来的行情必然就是这样的。
成交量,将是近期市场挥之不去的痛点,周五的成交量跌到了5631亿元,创下了2020年10月11日以来新低。但这个记录今天估计直接就打破了。因为上午半天,比上周五还缩量。
一,最难熬的熊市
可以说,这一轮熊市真的是最难熬的熊市,从2021年2月份开始回调,已经跌了足足三年半了。
为什么说这轮熊市是最难熬的熊市,主要是因为这次的资产缩水是全面缩水,不仅是股市下跌,楼市也在持续下跌,你不是在股市亏钱,就是在房产亏钱。以前都是股跌房涨,有弥补所以痛感就小。
这次A股,目前年线3连阴。我们对比一下全球其他国家的股市,美股仅在1929年大危机期间出现过一次年度四连跌,之后三连跌在100多年中也仅出现过两次。
就算是被大家称之为“失去二十年”的日本股市,持续三年下跌也是极限了,后面也会有一定的反弹。
二,白酒争论的启示
板块上,茅台业绩出来后,白酒板块争议最大,很多朋友看到这个业绩之后认为白酒板块并没有受到所谓周期底部的影响,业绩依然有一定的增长,认为市场的担忧过度了,有些朋友甚至追涨白酒股,认为白酒板块也开始反转了。
但实际上,对于白酒板块,增量市场看业绩,存量市场看机构。
茅台的中报和预期最低分红比率,这些都是预期内的,去年分红比率已经84%,供不应求也是事实,但这里有个小问题,需求100供应50是供不应求,需求80供应70也是供不应求,没有人思考这个供不应求的强度是变强了,是不变还是在变弱。股价体现的永远是对未来的预期。虽然说未来是不可预期的,但却可以从机构行为上判断预期实现的概率。
所以,此刻白酒的难点,就是机构行为到底是什么?
但区分「机构行为」并不容易,因为它会跟游资的交易行为、散户的交易行为混在一起。
上面这些都很重要,但还有更重要的。
大家都知道,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与散户是完全不同的。
但问题是,多数人根本看不出这种不同,那怎么办?
其实,早就有这样的大数据统计工具了。
简单说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为」数据先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后,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了,这太重要了,大家看下面的数据:
就拿贵州茅台来说,中报不错,并且都承诺分红75%,但又如何?首先,机构能力不足,没能力带动这个万亿市值的股票。不是说没有机构看好茅台,但结果就是整体上,茅台里的机构就是积极不起来。我拿系统观察「机构行为」,橙色的「机构库存」数据茅台上就是消失状态,这就说明机构行为确实是不积极的。
所以,周五借着茅台的半年报高开一把之后,也就歇菜了,而今天早上,继续低开下跌。
这种情况,不是孤立的,大量股票都是这种情况,存量市场机构的态度,比业绩的好坏,市盈率的高低,重要的多。
就像丰华股份这样的股票,6月份的时候,调整中虽然有反弹,但是用系统去观察,「机构库存」也是消失状态,所以总是创新低,但7月开始橙色的「机构库存」出现,虽然,当时也是调整,看上去就像创新低的样子,但是结果就是有惊无险,在积极机构资金的积极参与之下,最终股价是往上走的。
我之所以用「机构库存」数据,也是因为行为要看的精确,说穿了就是要看的多。好比说某位领导看人看的准,原因就是人家早已阅人无数。行为数据抓取、比对、分类需要时间的积累,而「机构库存」这个数据,已经是累积十几年的结果了,所以就更为可靠。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