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观察】把存款搬家至资管产品,投资者要注意风险了
迪丽瓦拉
2024-08-12 03:37:31
0

在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行的背景下,一股将存款“搬家”至各类资管理财产品的热潮悄然兴起。

然而,这一转变,虽看似顺应了市场追求更高收益的需求,但其背后所潜藏的风险却不容忽视,尤其是当投资者对资管产品的底层资产结构、投资策略及潜在风险缺乏深入了解时,仅凭收益率高低盲目决策,无异于在金融市场中“裸泳”。

今年债市的繁荣景象,无疑为这股迁徙潮添了一把火。银行理财、债券基金及保险资管产品纷纷加大对债市的投入,产品收益显著提升,尤其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已突破3%,远超同期银行三年定期存款的利率水平,这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促使他们纷纷将存款“搬家”。

然而,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这一点在资管产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许多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对产品的底层资产结构知之甚少。

以一款显示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3.28%的某稳健型理财产品为例,尽管其宣传中强调大部分资金投资于低波动的固收类资产,但按照央行近日的提醒,这类产品之所以能实现超过3%的年化收益率,很大程度上可能依赖于加杠杆操作,这无形中放大了产品的利率风险。一旦市场利率发生变动,尤其是回升时,这些产品的净值可能会遭受较大幅度的回撤。

更为重要的是,存款收益看似低于当前平均的理财收益率,但它是存款人确定可以获得的收益率;资管产品的收益率是不断变动的,投资风险大于存款,其相对较高的收益率是通过承担价格波动风险换来的。

央行近期的一系列动作,如发布专栏文章解释资管产品收益率背后的风险、点名批评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国债交易行为等,都透露出央行对于校正债市风险的决心。这些举措不仅揭示了当前债市可能存在的泡沫风险,也提醒投资者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资管产品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

在这个打破刚性兑付的新时代,资管产品再也不是那个“低风险高收益”的温室花朵。面对产品净值的波动,投资者也不再享有过去的刚性兑付保障。这也要求投资者必须提升自身的金融素养,学会理性看待产品预期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的本质差异及风险,树立更加科学、理性的投资理念。

于投资者而言,要承担“买者自负”。在选择资管产品时,应充分了解产品的底层资产、投资策略、风险等级等信息,并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作出决策。同时,也应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风险。

于资管产品的管理人而言,则要做到“卖者尽责”。不能为了规模,丢失职业道德。

北京商报评论员 岳品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广发基金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云计...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此次新增的一级交易商...
湖北国资:一年收了4家上市公司... 你好,我是涛哥,专注于并购重组投资。这是涛哥的第69篇原创文章。 2024年,湖北国资收了4家上市公...
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 5月6日,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5.11%,总市值65.05亿元。 异动分...
红利策略进化论:从防御盾牌到现... 当前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近期各类关税消息虽然层出不穷,但A股基本走出脱敏行情,相关板块波...
原创 腾... 海内外大厂大模型研发正在进入新升级周期,为了加速补齐技术短板,腾讯混元近日进行了大幅架构调整,重构研...
特斯拉一季度净利锐减71%!马...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他计划在5月“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以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