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是怎么冲到第一的?
迪丽瓦拉
2024-08-07 13:53:33
0

每经记者:刘旭强每经编辑: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373632

经历了去年的短暂低迷后,“最强地级市”又“杀”回来了。

今年上半年,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59.4亿元,以6.2%的增速领跑GDP十强,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在此之前,苏州一季度跑出7.9%的增速,在十强城市中位列第一。

从细分数据来看,除去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外,苏州在其擅长的工业(包括工业投资)、外贸领域强势出击,同时补上相对薄弱的消费环节,“三驾马车”都跑起来了。

今年1月,苏州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GDP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的目标。按下快进键的苏州,接下来又该如何行稳致远?

工业回升

苏州作为工业强市,上半年在优势项目上发挥不错。

从三次产业看,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369.4亿元,增长8.0%,同期一产、三产增速分别为3.7%、4.7%。

具体到工业,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面比去年同期提高10.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苏州去年的低迷表现和今年上半年的亮眼增速,是有因果关系的。”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表示,自2022年以来,苏州出现了一般制造业和加工业外迁的情况,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其一段时间内经济表现不佳,但这种腾挪和出清,也为高端产业发展“让”出了空间。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392142

一组数据可作印证。今年上半年,苏州高技术产业集中发力,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对规上工业总产值的增长贡献度达73.0%。传感器、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光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5.5%、27.2%、23.9%和22.6%。

与此同时,工业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12.9%),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为“稳投资”护航(固投同比增长5.0%)。

值得一提的是,在内需不足的情况,苏州贷款增速超过存款增速,曾刚认为这是“难能可贵的”,“特别是投资增速比较高,说明苏州在支撑实体经济的金融保障上做得好。”

数据显示,6月末,苏州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4901.8亿元,同比增长3.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6081.6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制造业本外币贷款余额10773.4亿元,增长6.8%。

根据今年初定下的制造业发展目标,苏州希望用3年左右时间,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4个万亿级主导产业。目前,仅新能源产业尚未达到万亿规模,外界认为这将是苏州下一步的发力重点。

不过,曾刚提醒,新能源产业广阔,历来注重企业效益的苏州,不适合再往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挤”,鉴于其在传感器等高技术产品上的良好表现,以及在低空经济传感器等细分领域做了很多前期部署,发力低空经济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外贸回暖

产业升级同样为苏州外贸带来利好。

上半年,苏州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12316.9亿元,同比增长9.2%。从贸易方式看,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6284.5亿元,同比增长19.9%,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51.0%,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

曾刚表示,当其他地区还在以传统制成品出口为主之时,苏州悄然实现外贸商品的转型升级,这种靠高端产业拉动的出口增长模式,更稳健也更有竞争力。

可以对照的是,同为外贸风向标的义乌,今年上半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247.7亿元,同比增长20.8%。但出口商品类别中,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依然占大头,在义乌商品出口总量中占近八成。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309394

从行动看,以外向型经济“安身立命”的苏州,仍在积极出海,通过政企联动的方式找订单、拓市场,想方设法推动外贸回暖。

从数据看,成效也很明显。上半年,苏州对东盟、印度、哈萨克斯坦、阿联酋等新兴市场出口额分别增长14.9%、18.6%、42.9%、66.0%。

不过,曾刚表示,这种做法短期收效明显,但同时也面临较高风险。他建议,苏州还是要进一步加码链接全球创新资源,与海外市场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增长点,却是苏州的一块“短板”——2023年,苏州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仅124.7亿元,占其进出口总额的0.5%,两项指标均远低于深圳、广州、宁波等“万亿外贸城市”。

为此,苏州特地把2024年定为“跨境电商跃升年”,明确提出打造“跨境电商强市”,力争到2026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1500亿元。

曾刚认为,在长三角外贸市场的分配上,苏州一定程度上受到上海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的挤压。而电商自带的分散效应,是其争夺更多“蛋糕”的机会所在。从物流、综合管理及制造生产能力看,苏州也有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条件。

不过,跨境电商赛场竞争激烈,作为“后起之秀”的苏州必有一场“硬仗”。

消费补短

对苏州而言,稳工业、稳外贸之余,消费市场明显回温,有些“意外之喜”。

今年上半年,苏州实现社消零总额5002.9亿元,同比增长7.4%,这一增速在万亿城市中居于首位。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593.4亿元,增长7.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09.5亿元,增长6.3%。

半程首次跑过5000亿元,为苏州今年晋级“万亿消费城市”创造了有利条件。

回顾2023年,深圳、成都社消零同时突破万亿大关,与上海、北京、广州、重庆一同加入“万亿消费城市”之列。而GDP总量排名第六的苏州,则被挡在门外,社消零总额停留在9582.9亿元。

为此,苏州部署今年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时,专门强调“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包括发展直播经济、首店经济、美食经济,打造一批国货潮品、更多品牌夜市,推进文旅融合、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等。

以首店为例,过去五年,苏州首店复合增长率超36%,成为成都、上海等九大首店城市中首店数量增长最快的城市。

另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苏州重点购物中心新增首店31家,同比2023年增长82%,约为2022年同期的4.5倍,其中大部分是在其他城市已成熟的网红店。

今年7月,苏州再次举行“首店经济发展大会”,表态将推动各类优质资源向首店、品牌聚集,让更多优质品牌“引得进”“留得住”“活得好”。

苏州的底气,来自居民的“钱袋子”。今年上半年,苏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40210元),同比增长4.2%。对比之下,苏州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全国的1.94倍,是江苏省的1.45倍。

也就是说,有消费能力的苏州,可以把更多重心放到优化供给上,调动居民消费意愿,消费“升级”有望水到渠成。

曾刚在受访提到,苏州当地官员曾向他表示,苏州消费业态过于传统,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值有限,同样需要“腾笼换鸟”。在他看来,苏州不能走低端扩张、规模扩张的路子,而应围绕制造业优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有全国甚至全球影响力的消费产业。

他表示,以前我国生产领域的消费主要由发达国家提供,随着自主创新加速提质,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内循环”市场逐渐培育起来,甚至有能力在全球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在这种情况下,苏州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抢占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形成制造与消费的联动,填补市场空缺。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广发基金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云计...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此次新增的一级交易商...
湖北国资:一年收了4家上市公司... 你好,我是涛哥,专注于并购重组投资。这是涛哥的第69篇原创文章。 2024年,湖北国资收了4家上市公...
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 5月6日,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5.11%,总市值65.05亿元。 异动分...
红利策略进化论:从防御盾牌到现... 当前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近期各类关税消息虽然层出不穷,但A股基本走出脱敏行情,相关板块波...
原创 腾... 海内外大厂大模型研发正在进入新升级周期,为了加速补齐技术短板,腾讯混元近日进行了大幅架构调整,重构研...
特斯拉一季度净利锐减71%!马...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他计划在5月“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以专...